1. 书画艺术

      孙博文绘画艺术漫谈

      作者:杨大伟2021-09-17 07:55:12 来源:中国美术报

        孙博文春林环翠451.5cm×143.5cm1998年

        作为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画艺术,在某些方面呈现出一种世俗化、趣味化倾向,从而激情为欲望所冰结、精神为物质所窒息,最终导致艺术创作对心灵家园和精神阵地的弃逃。而孙博文的绘画几乎都是情景与精神交融的,体现着自然与情感的互为存在,可以说他遵循了生命与艺术的根本法则。

        仔细阅读孙博文的作品,会发现其间显现出人类认可自我生命价值的强烈愿望,他以近乎荒诞的艺术语言全力地书写着大自然的灵性。因此,他的画面中得以让自然与生命平行,因为人们如果失去对生命本源的关照,不可能产生此般举世震撼的作品。

        孙博文作品中色彩和线条的表现极其强烈,甚至常用极反照的调子相互结构。他以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给观者展示了既富东方审美情致又具笔墨境界的宏大气象。他通过各种动感的色彩及光影的聚合、交织、重叠、扩散,最终形成了充满韵律和气势的画面,通过从感性对气息和气氛的把握营造出个性化的艺术风格,肢解了图像的秩序,抛弃了传统绘画的荒寒萧瑟,让我们体会到自然和画家内心的激情碰撞。

        另则,孙博文并不以追求具体形态为目标,而是表达自然形态的精髓,以内心情感强调内在真实,这点有别于那些仅仅靠复制对象的外在形式特征的表达。进而透过他神秘而富有诗意的色彩及笔触,营造出一种异常的画境,有层峦叠嶂,有飞瀑流泉、纯艳的色彩令人感到空气和光线的律动,画面中常常出现的火红落日光线神秘且游移。的确,他擅长用色彩营造空间的深度,记录万物苏醒前的一刻,甚而将破晓前的瞬间化为永恒,展现出对生命的挚爱。

        本来人的精神就蕴涵于自然对象,画家表现一样源于对自然的发现;再则,自然表象的真实本身也是短暂易变的,而变幻的过程又是抽象的。所以绘画只能通过形与形之间的动态关系组成对普遍性规律的认识,将关系表达作为主要的艺术表现内容,只不过这种关系的表达已不再是形象塑造,而是打破具象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从孙博文作品淋漓的、释放的、原始的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可能。于是,一种蓬勃的生命也因此出现,究竟是他自身在挥洒自然中的精神,还是自然本身弥漫的混沌与神秘无法得以辨析。但不管孙博文是否曾经这样认知,丝毫不会影响他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与表达。

        现代文明的扩张,侵蚀了传统乡土社会原有的诸多宝贵品质,导致了人类生命本能的衰微。孙博文的绘画中充溢着对乱枝裂空、山间云雾的激情拥抱,显现出游离于现代文明规范之外的原始活力。在我看来,孙博文的绘画好似幻想中的谜局,人的灵魂在他的作品中很难找到出口,甚至会在不经意中迷失。即使这样,你却无法拒绝孙博文绘画里蕴含着不容侵犯的刚毅,他甚至通过人在社会某些压力下无法摆脱的存在痛苦,反复通过绘画放大生命中孤独的量感,我们无法回避孤独,更何况孤独也是人类最大的空间。但无论怎么看,孙博文创造的世界都将是一个个即将实现的梦。

        孙博文的创作没有预谋,他不停地给观者无边的自由和孤单。他甚至强调寂寞就是一种自由,只不过在寂寞同时赋予了一份明朗、一种无际的放逐。一切的图景即是无拘无束的熟悉,又夹杂着下意识的逃离,不妥协中却透射出一种坚韧。同时,他的精神世界有一种辽阔和升腾,这些在他的作品中不时地涌现,空旷的天地间,孙博文会并不在意他者的位置,因为每个人都怀揣着一种渴望,回到原本的自己放任自己的思想。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孙博文有了这种感受,站在圣洁的天地间,所有的苦难与疼痛变得崇高。

        孙博文的绘画让我们逐渐看到“它是什么”和“它不是什么”之间的不可调和。缘由在于,艺术永远无法充分表达自身意识的具体。当然,这些不是因为缺乏尝试,所谓艺术的表达就是在事物内默默燃烧的沉淀物,艺术的生成就是凭着对这沉淀物的敏感变得更为遥不可及。孙博文的创作过程同时也表现瞬间,作为这一过程内部发展的结果,他创作中的张力和活力决定了自我实现的可能。换言之,他的创作告诉我们:无论什么内容与形式,艺术从来只想表现为一个目的:思想和身体的自由。他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不断放大自由,这种自由赋予那些在晦涩年代中尤为难觅的实质,即我们也可以创造内在资源,将自身的内在组织起来以抵抗所谓迷失和无助。

        孙博文的创作实则在肯定一个取代现实并强调建设的可能。看似没有任何内部矛盾的建设,恰恰反映出在他的生命之中可以让一切事物释放出极端的压力。对孙博文的绘画艺术来说,他已经超越了一切感官认知,投入至人性的灵魂深处,极力地使观众看到潜藏在画面中的诘问和思虑。再则,他的绘画作品并非在描绘隐匿的自然,而是不断突破试图展现现实之外的另一种真实,这是画家心灵状态与自然景象之间的契合,进而通过绘画获取异常的空间幻觉。也可以说是用明度渐次变化和色彩渐次变化表现自然形象质量以及重量的幻觉,使自然空间向精神空间的转换得以实现。他对于形的塑造以及色彩的强化乃至构图上的主观意识,处处闪烁着一种东方哲学意味,闪烁着东西方文化的智慧之光。这便是孙博文作品充满蓬勃生命力的渊源。

        孙博文以独特的视角窥见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忽视的东西,并以一种极端个性化的语言,穿越了时空和不同文化的边界,传达出纯粹本质的声音。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浙江传媒学院教授)

      thread
      thread
      Processed in 0.040(s)   7 queries
      update:
      memory 4.07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