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博物馆激活大运河文旅发展新动能

      作者:刘源隆2023-11-21 07:53:52 来源:中国文化报

        11月13日至14日,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期间,发布了大运河北京段文博领域的建设成果,展示了2020年至2023年北京大运河考古、文物保护、环境整治改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文化高质量供给等方面取得的多项新突破和新进展。

        在众多亮眼成果中,最令人期待的当属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北京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凌明表示,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已正式定名并实现外立面亮相,预计今年底面向公众开放。该博物馆将成为一座集收藏保管、开放式展陈、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保修复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型综合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与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配套的还有北京艺术中心和北京城市图书馆两个项目。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大运河畔,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三大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未来,游客可徜徉在自然之中,一站式感受建筑之美,观看运河文物,欣赏舞台艺术。”

        不只是北京,很多大运河沿线城市都建有大运河专题博物馆。今年以来,在大运河文脉的滋养下,各博物馆不断推陈出新,展现出丰富的区域特色,不断以文化赋能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

        位于杭州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经过4个月改陈提升后,于今年9月重新开馆试运行,共展出藏品600余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参观。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馆长叶艳萍介绍,改造后的博物馆展览体系包含了常设基本展“沟通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变迁与影响”,常设特展“因河而兴:大运河与杭州城的故事”,专题展“运河综保 杭州样板”和“千年运河 源正流清”,以及数字体验区“大运河数字驾驶仓”。

        为了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的观展需求,展区中还特别安排了多媒体动画讲解、互动游戏体验等展项,让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看到千年前能工巧匠们开凿千里长河的震撼景象。

        今年以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一票难求,每日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每日预约门票点击量近80万人次,丰富的社教服务正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吸引游客的重要特色。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表示:“每一个展览开展前,我们会策划组织一系列导赏活动。”比如“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特展开展前两个月,博物馆组织了学术讲座“东都洛阳的江南趣味——以隋炀帝、白居易为例”“斑斓绚丽的洛阳唐三彩”等,社教活动“诗韵盛唐‘醉’洛阳”“盛世洛阳炫彩马”“‘唐妆·唐装’梦回千年盛世之美”等,全方位展现盛唐洛阳面貌,极大地发挥了博物馆教育的文化特性。

        “戏剧+博物馆”是近年来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形式。不久前,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推出“听涛大运河”沉浸式戏剧研学项目。该项目以小人物晏清河的视角,描述了隋唐大运河从修筑到繁华,最后迎来海清河晏新世代的历史进程,形象生动展示了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的积极意义,让游客在观赏中了解隋唐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听涛大运河’沉浸式戏剧研学项目是研学教育的新尝试。”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剧目整体创作历时半年,旨在发挥博物馆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展示平台作用,有效解决“专家学者能看明白,普通游客看不太懂”“见物不见人,故事性不强”等问题,将沉浸式戏剧研学作为吸引更多观展游客的新方法,传播大运河魅力。

      thread
      thread
      Processed in 0.041(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