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笔墨当随时代 陆俨少工业题材绘画中的传统笔墨和现代转型
    2. 20世纪50到70年代,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变革,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上海作为当时新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外滩的工业烟囱和弄堂里的日常生活构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缩影。 陆俨少在20世纪60年代创作特点与其所处的城市建设环境密切相关,此时的他正在尝试突破国画传统技法以及题材的限制来表现城市工业建设。1956年,陆俨少同上海60多位老艺术家成为第一批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进入画院不久,陆俨少遇到了传统文人画转向现实主义创作时的瓶颈,当时上海美术界提倡“笔墨当随时代”,要求画家把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建设作为创作对象。陆俨少作为中国近现代的山水画家,传承了传统山水画的同时,在新社会 [详细...]
    1. 杜小同个展体现水墨艺术创新意识
    2. 杜小同 挨着的两块石头 145×365cm 水墨宣纸 2022年 9月4日至9月16日,“杜小同”展览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展出艺术家杜小同近年创作的当代水墨艺术作品共40件,时间跨度4至5年。作品不仅展现了水墨艺术的创新意识,也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独特理解和探索。 杜小同的作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旨在抵抗和消解外在具象形态对想象力、表现力的束缚。作品并非简单化地再现自然,而是通过记忆与想象,提取物象的精神特性,并将其内化为多元文化的视觉经验,凸显出艺术家独特的心境。作品视点因心游移,意境愈加绵邈,切近超然旷观、物我无间的境界,实现了自然空间 [详细...]
    1. 在画里看池沙鸿的“跋涉张望”
    2. 池沙鸿 骑马打仗 230×192cm 2019年 8月29日,由浙江省美协、浙江画院、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柯桥区委宣传部、柯桥区文联主办,柯桥美术馆承办的“跋涉张望——池沙鸿中国画展”开幕式在柯桥美术馆举行。 本次展览集中呈现了池沙鸿精心创作的70余件中国画作品。作为浙江中国人物画领域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池沙鸿的艺术探索,恰如一场在传统写意与科学写实之间的“走钢丝”。他以深厚的造型功底为根基,巧妙地将文人画的笔墨意趣、书法运笔的“笔性”之美,与精准的人物塑造融为一体,避免了因追求笔墨挥洒而致人物失形,或因苛求形似 [详细...]
    1. 武汉美术馆活化藏品 深入研究当代水墨
    2. 鲁慕迅 红杏枝头春意闹 69×69cm 纸本水墨 2010年 武汉美术馆藏 日前,“水墨文章——武汉美术馆藏当代水墨研究展”在武汉美术馆开展。武汉美术馆将自建馆以来入藏的中国当代水墨领域的藏品进行系统地梳理与“活化”,本次展览入围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 2011年,武汉美术馆发起“水墨文章——当代水墨研究系列展”品牌项目,10余年来,在受邀策展人与批评家的加持下,研究团队持续围绕当代议题展开深入的视觉呈现与学术研讨。每一届“水墨文章”,都是对当代水墨某个重要切面的深耕与诘问。武汉美术馆的当代水墨收藏,便是基 [详细...]
    1. “2024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 以深圳站收官
    2. 近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主办,紫荆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支持的“2024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深圳站)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开幕。 此次展览先后在杭州、南京、北京、广州四地成功举办。作为本届双年展的收官之站,深圳站聚焦香港与澳门两地的艺术精华,旨在更深入地呈现两地艺术家的独特视角与创作活力,让观众得以在相对紧凑的时空中,沉浸地感受港澳艺术风貌。 展览以“融合与对话”为核心,展示了香港与澳门两地数十位艺术家的多元创作,展品涵盖绘画、摄影、装置、影像、雕塑等多种媒介形式 [详细...]
    1. 广东美术馆首次策展 大湾区当代艺术展
    2. 8月29日,广东美术馆新馆推出“粤港澳大湾区当代艺术展”。 这是广东美术馆首次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区域性主题进行策展的大型当代艺术展览,展览汇聚了粤港澳三地近40位艺术家的精品佳作,通过“潮汐洄流:文脉溯源与当代表达”“山河共声:科技凝视下的生态关怀”“水域交织:社会关系中的自我镜像”三大板块,来深入探讨区域历史文脉、生态感知与社会关系的精神图景。 展览重点呈现以下四大亮点:一是历史与文脉的当代表达,以当代艺术的视角回望粤港澳三地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文化结构与历史脉络,呈现艺术家如何通过个人经验、族群记忆与地缘感知,回应大湾区特有的社会历史语境;二是跨媒介语言的融合探索,展现艺术家在材料与技术之间的实践张力,构建多感官、开放性的艺术现场,回应当代艺术所具有的实验性与流动性;三是在地经验的全球转译,呈 [详细...]
    1. “上海现代”大展开幕全面诠释上海中国式现代化先锋样本
    2. 8月28日,由上海美术馆主办,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常熟市文化博览中心(庞薰琹美术馆)、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支持的上海美术馆年度大展“上海现代”开幕,通过“红色烂漫”“摩都日常”“海上新潮”三大板块的翔实叙事展现20世纪以来上海的文化嬗变,集中呈现木刻、宣传画、建筑、设计、油画、国画、摄影、电影、漫画、音乐等多元媒介作品600余件(组),全面解析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基因和人民创造历史的文明密码。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沿阵地,上海的现代化历经三个阶段的历史蜕变:被动接纳阶段、主动探索阶段、自主创新阶段,每一阶段都烙印着时代精英的觉醒、艺术形式的革新与社会观念的裂变 [详细...]
    1. “艺术与新质生产力”专题座谈会在杭州召开
    2. 由中国文联、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艺术与新质生产力”专题座谈会于8月30日在杭州举办。座谈会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聚焦艺术与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关系,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艺贡献与新质生产力的艺术表达这一时代课题,进一步明确文艺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使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推动文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张政,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永军、诸迪,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谢力、李昕,中国文联副主席许江、潘鲁生等出席座谈会。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高世名主持会议。艺术家、科学家、企业家代表,以及中国文联所属各全国文艺家协会、文联机关相关部室、部分地方文联负责同志,中国科协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浙江省文联、浙江省科协和中国美术学院相关负责同志 [详细...]
    1. 烽火丹心 翰墨长存
    2. 9月5日,由浙江赛丽美术馆、民盟浙江华夏书画学会主办,民盟浙江省委会企业家工作委员会、浙江女企业家协会、钱塘文化协办的“烽火丹心翰墨长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艺术特展”在浙江赛丽美术馆展出。 展览汇聚近百幅力作,涵盖老中青三代的国画、油画、水彩、版画、雕塑等品类,以多元艺术语言,述历史文脉、讲经典人物传奇、赞祖国美好,凝练时代精神。作品或气势磅礴,或细腻深情,每一笔翰墨,皆为丹心凝聚,重现波澜壮阔历史,致敬为民族独立自由奋斗的英雄,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策展人钱豫强表示:借艺术作品,我们寄望唤起观众对历史的敬畏、对和平的珍视,激励新一代继承发扬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详细...]
    1. 烽火铸辉煌 翰墨颂华章
    2. 9月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安徽省文史研究馆)主办的“烽火铸辉煌翰墨颂华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书画作品展”在安徽亚明艺术馆开幕。 国务院参事室文史业务司司长耿识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郭万清宣布展览开幕,安徽省政府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刘健,安徽省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章飚先后致辞,安徽省政府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兰主持开幕式。 此次展览展出书画作品近百幅,为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员抗战主题的新近创作,并特邀中央文史研究馆艺术佳作联袂展出。这些作品涵盖了书法的真草隶篆诸种书体,中国画的山水人物花鸟诸种题材及写意工笔诸种形式,或以遒劲笔墨再现皖南烽火、淮上怒潮的铁血画卷,或以绚烂油彩映照江淮新貌、山河锦绣的时代胜景,或以清雅水墨寄托复兴宏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17(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