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尹维新教授采访录
    2. 我是 1952 年 4 月初出生的,到今年年满 72 岁了。真是弹指一挥间,转眼成了一位年逾古稀有余的年老人了。 我过去身体一直都很好,自从前年疫情开放以后,先后感染过两次,身体被新冠病毒的摧残狠狠地打压了一下,明显地比以前差了一些。 没有感染新冠病毒以前,虽然是个六七十岁的年老人,但思想上完全不服老,整天忙忙碌碌地闲不下来,一直在专心地进行中国画艺术的研究、创作与展览。除此之外,还从 2017 年至 2023 年用了五六年的宝贵时间在我居住的小区里做了一些社会公益性的工作。 青少年时代的尹维新: 一 我是湖北鄂州市人,原鄂城县。家乡距离武汉市只有二十多公里,是鄂城县靠近武汉市江夏 [详细...]
    1.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2. 刘迅甫诗意书法展现场合影 10 月 8 日上午,刘迅甫诗意书法展暨艺术研讨会在新中国第一宫——民族文化宫西楼展览大厅隆重开幕,引起强烈社会反响,被评论界誉为当代书坛的一次标志性事件。 活动现场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继,中共第 16 届中央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原副政委(中将)、著名诗人、书法家李栋恒,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解放军红叶诗社社长(中将)任海泉,民政部原常务副部长陈虹,中纪委驻司法部原纪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岳宣义,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文艺报》原总编辑、中华诗词学会名 [详细...]
    1. 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阅读第一课”系列活动走进全市范围内高校,多角度剖析北京文化魅力
    2. 9月起,由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指导,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发行集团新华文化公司承办的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已经先后邀请到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孟远副教授,中国书店出版社名誉总编辑、北京史研究会副会长马建农先生,北京师范大学张莉教授三位嘉宾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文化讲座。 在“北京:从边城到都城”主题分享中孟远副教授从堪舆的角度为同学们讲述了北京“重重环抱,层层护卫”的地理位置,并围绕蓟城建成作为燕国首都以来北京就拥有的“王气所钟”为同学们分析了北京周围的山脉和水系特征。孟远副教授告诉同学们,北京中轴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成为北京特殊 [详细...]
    1. “莫毅:我在我的风景里”个展亮相尤伦斯
    2. 汇集300余幅黑白和彩色摄影作品,“莫毅:我在我的风景里”个人展正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这也是国内首个全面梳理莫毅早期作品的机构性个展。该展览同时首次展出艺术家的手工影集、日记和原版底片印样,并通过摄影装置和档案素材精选,对莫毅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开创性的观念摄影实践展开系统回顾。 作为一位自学成才的摄影师,莫毅的街头摄影记录了中国世纪之交变动不居的社会能量与情绪。他早期摄影或许稍显“传统”或近似于纪实摄影,画面里的公园、繁华街道、公共交通等场景虽然颇为日常,但这些照片多以实验的方式进行拍摄,比如把照相机固定在自己脖子后侧或者独脚架末端, [详细...]
    1.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方李的绘画艺术(节选)
    2. 秋思落谁家║168cm×86cm║纸本設色║ 2015年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现实中那些平平淡淡、忙忙碌碌、休闲雅致的都市丽人,她们的生活状态吸引着方李,近些年方李基本上都是以都市女性为主要题材。最近,方李正在着手画一系列的人物写生半身像,从起稿到勾线用笔的方圆转折,方李都在线描稿上仔细严谨地推敲。她已经完成的人物写生团扇系列格调素雅、厚重,制作精细。为了达到微妙、平匀的效果,她不惜用宗教般的虔诚渲染几十遍,那些深入刻画的面部和服饰,细腻地表现出了当下女性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精神状态,画面中的各个女子形象没有妩媚动人的容颜,也没有华丽绚烂的色彩,却有着鲜活 [详细...]
    1. 陈琳 | 画语杂谈
    2. 关于美术创作选题的问题,我一直建议画家在创作中,一定要在自己熟悉了解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去挖掘和搜集素材,去发现寻找常见而又具地域特色的民风民情。刚才看了各位同行的作品后,发现大家忽略了这一点,这也是画家在创作上普遍存在的问题,青年画家们尤为普遍。 出现这些问题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大家对身边人和物及自然环境见得太多,没有新鲜感,有一种审美疲劳并逐渐失去创作欲望。二,没有真正走进生活或者说没有真正融入,缺少对生活的感悟,因而导致无法选择创作方向和创作内容。 三,当大家去外地写生时,对外部新的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会产生一种不自主的冲动,也会触发你的 [详细...]
    1. 南海岩 | 成名成家不是叫出来的
    2. 南海岩 《乘愿吉祥》 69cmX138cm 2024年 构成绘画的三要素就是点、线、面。线就是面与面的转折,限制型的体就是面,面和面的转折就是线,线与线的转折就是点,这个我们要弄清楚,再把头、躯干、盆骨、四肢、脊椎的比例和结构以及肌肉等弄清楚,我们就可以让这个人动起来了。通过人体的骨骼肌肉,我们可以绘制人穿衣服的外形,通过人体解剖我们可以推理画人衣服以内的骨骼肌肉,这取决于我们对结构素描的理解程度。成名成家不是叫出来的,是你是否把它研究到家了,可称为家,要名副其实才好,那才叫学问。 ( 文/南海岩 ) [详细...]
    1. “感官至上”——当代风景画的精神出口
    2. 假日系列六 130x150cm 如果说对于风景画最大的诚意便是像印象派那样将对景写生时的即时感受真实地呈现于画布之上,那么,我所谓的“重回写生”大致也是基于这样的初衷,但又不仅限于此,而是在与“风景”的感官互动中寻找超越“现实空间”特质的可能性。 90年代以来,关于社会空间的一个重要命题即在于“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运转”。都市化的不断扩张促使全球化语境下的“城市景观”正在加速进入一个“同时性”和“并置性”共存的空间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空间的不断延展和无限延伸正在以次方的方式打破以往“空间”与“空间”之间本有的“区隔性”与“封闭性”。 [详细...]
    1. “移步异景”的内在逻辑——关于风景画写生创作的再思考
    2. 风景画,作为对于“风景”的视觉观照,蕴含着两层意思,首先,风景作为不再是纯然的客观存在,意味着人类对于外在世界的“改造”与“修饰”,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彼此互动的过程中对于自我本质的反观,意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承载;次之,在视觉层面上,则是经人类“进化”后的风景经由审美的眼光而生产的“表征”,于是,作为视觉文化的产品,风景画又意味着人类审美价值的变迁。 而随着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艺术范畴内“风景”这一概念的日趋“社会化”和“景观化”,以及人类视觉生产的“逆架上”趋势,使得油画风景画创作逐渐失去了活力,更不必说“风景写生”这样一种更为传统的创作方式。而在 [详细...]
    1. 任赛·山水画丨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2. 在当代艺术领域,山水画创作面临着多重挑战与机遇。它需继承传统、反映时代、承载文化并融合中西,如此审视当代画坛,任赛在青年画家中脱颖而出。她的作品既蕴含传统元素与意境,又彰显时代气息,内涵丰富深刻,具有品鉴价值,为我们深入探讨当代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了图式范例。 一、时代承续:历史传承与当代气息 山水图绘历史悠久,从古老石窟壁画到庄重宫廷绘画,再至雅致文人绘画,历经千年传承,积累无数经典,宛如璀璨明珠镶嵌于中国美术发展长河,成为最为绚丽的篇章之一。山水画承载中国文化哲学核心精髓,是中国人观照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艺术表达。从追求画面“气韵生动”到追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11(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