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湖南省文化馆举办湘西孔石赏石艺术展
    2. 观众参观展览 摄影:陈琛 9月26日,由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的“水滴石穿”——湖南“湘西孔石”赏石艺术展览暨赏石艺术助力文化旅游座谈会在湖南省文化馆举办。 湘西孔石以孔洞著称,是湘西独有的一种石头,质地清润,洞眼满布,纹理褶皱,姿态奇绝,富于变化,颜色以青灰、银灰为主,偶有土黄、深红、晶白等色夹于石层之间,弥显珍贵。曾用名武陵穿孔石、龙骨石、紫玲珑等,是“瘦、皱、漏、透”传统赏石标准下的代表石种。据宋代常懋《宣和石谱》等史料记载,湘西孔石曾作为武陵奇石被举为“花石纲”,受到米芾 [详细...]
    1. 横跨北宋至清代!60件(套)古代山水画名作亮相中国美术馆
    2. 一幅幅珍贵古画,诉说着流淌至今的“墨韵文脉”。日前,“墨韵文脉——辽宁省博物馆、中国美术馆藏古代山水画展”与观众见面。此次展览精选60件(套)来自辽宁省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所藏的古代山水画名作,藏品年代横跨北宋至清代,为观众呈现一场古代山水画盛宴。 本次展览分为“共峙并秀”“洋洋大观”“畅神归处”三个单元,其中,“共峙并秀”单元展出了辽宁省博物馆藏北宋《茂林远岫图卷》与中国美术馆藏元代《鹤林图卷》,堪称展览的最大看点。李成《茂林远岫图卷》为北宋初期北方山水画风格的典范,此画绘夏日景色,近景溪桥流水、轻舟泊渡、客舍隐现,行人车马往来其间;远处峰峦叠翠,瀑布飞泻,溪流 [详细...]
    1. 看展览逛市集听讲座,2023北京798艺术节拉开帷幕
    2. 走进秋日的798艺术区,逛画展和文化市集,体验“黑科技”艺术创作……9月26日,2023北京798艺术节正式开幕。本届艺术节以“传承·未来”为主题,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内推出近百场活动,包括1个主题展、70余场平行展、6场主题研讨活动、3场广场活动及多场公共文化活动,为游客奉上一场特色鲜明、丰富包容的艺术盛宴,助力北京文化消费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现场体验艺术科技共创 “哇,我画出来的线条可以从前后左右各个角度立体地看到!”在798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内,游客李女士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戴着头戴式显示器,用手柄在空中作画。 [详细...]
    1. “双节”期间,北京部分博物馆提供延时开放服务
    2. 9月26日,记者从2023年中秋国庆假日旅游供给和安全服务保障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满足“双节”市民游客的文化生活需求,北京博物馆积极策划筹备,为观众奉上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展览活动,让广大群众共享“博物馆之城”建设成果。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宋豪杰介绍,“双节”期间,北京市博物馆在基本陈列的基础上,围绕中秋、国庆主题,结合自身特色,共推出各类展览活动126项,其中展览40项、活动86项,内容涉及文化、科技、历史、艺术等各方面。 在展览方面,中国国家博物馆“鉴往知远——新时代考古成果展”以2012年以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重点,完整呈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发展历程;故宫博物院“茶·世界——茶文化特展”立体展现了穿越历史、连通地域、融合民族的中华茶文明。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伟大工 [详细...]
    1. 127件珍贵文物讲述庞贝神话
    2. 雕塑《海中的阿佛洛狄忒》(中)是此次展览的重磅展品。本报记者方非摄 “庞贝神话——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古希腊古罗马珍品文物展”9月25日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七、八展厅向公众开放。127件(套)珍贵馆藏文物,涵盖雕塑、壁画、陶瓷、青铜、玻璃制品等多种类型。这也是继暑期在中华世纪坛开放的“古罗马文明之光——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展”之后,中意文化交流的又一盛典。两展各有侧重,便于人们更系统地理解古罗马文化。 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剧烈喷发让庞贝及其附近的赫库兰尼姆、奥普隆蒂斯等市镇顷刻被彻底掩埋,永远定格了这里的时间。近200 [详细...]
    1. 胡和平会见马达加斯加手工业和工艺部长索菲·拉齐拉卡
    2. 9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在北京会见来访的马达加斯加手工业和工艺部长索菲·拉齐拉卡。 胡和平欢迎拉齐拉卡访华,他表示,中国和马达加斯加虽然距离遥远,但是友谊深厚,两国的交流与合作是全方位的。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愿与马方一道,深化文化和旅游人力资源培训、展演交流、非遗保护、游客互访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中方希望与马方共同推动文化中心建设,诚挚邀请马方参与“文化丝路”计划,欢迎马方城市加入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促进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 拉齐拉卡赞赏和感谢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她表示,马达加斯加在与中国的交往中受益良多,特别是在杂交水稻等方面的合作,给马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作为中国的兄弟国家和伙伴国家,马方希望能与中方进一步加强在木雕、陶瓷、刺绣、印染等手工艺方面的合 [详细...]
    1. ​国家文物局:已促成1800多件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2. 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李群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人文交流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道,构成了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支柱。中国积极开展人文交流,目前已与157个国家签署了文化、文物、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协议,与25个国家开展了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政府之间的合作。过去十年,中国还与世界各国合作举办了500多个文物进出境展览,在柬埔寨、蒙古国、乌兹别克斯坦、尼泊尔、缅甸、吉尔吉斯斯坦6个国家合作开展了11个文物古迹保护和修复项目。此外,中国还与24个国家开展了44项联合考古工作,已促成1800多件流失文物回归祖国。这些工作大大促进了国际文化、文物、旅游交往,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详细...]
    1. 自在飞花轻似梦——赵景宇《天女散花》创作谈
    2. 自在飞花轻似梦——赵景宇《天女散花》创作谈 中国工笔画历史悠久,源起于战国,繁盛于宋元。长沙楚墓帛画和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可谓是工笔重彩画早期代表作;魏晋时期,以顾恺之、张僧繇等为代表的画家正式开启了工笔绘画的发展先河。以《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等作品流芳百世的东晋画家顾恺之开创了以线描为重要绘画手段的表现手法。被后人称为“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紧劲联绵、循环超忽”的勾线法,体现了书法用笔中的遒劲骨力。唐初的画风沿袭了前代流传下来的精湛白描技法,出现了以阎立本等为代表的杰出艺术大家,唐玄宗时期的吴道子创造了遒劲奔放、变化丰富的“莼菜条”,用以表现“高侧深斜,卷褶飘带之势,”强调笔墨线条的特殊功能,适当压缩色彩在画面上的比重,以取得“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人称“吴带当风”,由此,南北朝以来铁线描施以 [详细...]
    1. 澳门青年艺术联展将开幕
    2. “澳门青年艺术联展” 展览开幕: 2023年9月28日 下午6:30pm 展览日期: 2023年9月28日至10月28日 上午9时至下午6时(逢週六下午及週日休息) 展览地点: 博派艺术空间/Big Pie Art Gallery 地址: 澳门宋玉生广埸335-341号,获多利中心16楼 策展人: 谭俊杰 统筹: 刘春红 场地提供: 博派艺术空间 “展览简介” [详细...]
    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美术作品邀请展、书法篆刻精品展在曲阜开展
    2. 9月25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共建人类美好未来”——美术作品邀请展、书法篆刻精品展在曲阜开展,该展览是2023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首个活动,拉开了孔子文化节的序幕。 据了解,本次展览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旗帜,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画写意精神振兴、中国书法时代气象和中华印信文化发展为主题,以推动中国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宗旨,积极构建中国画写意精神和中国书法篆刻的国际话语体系,为世界艺术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展览通过推出与时代同行、与世界共振的中国画、中国书法篆刻精品力作,推动多样文明互融互鉴,为增强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作出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22(s)   52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1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