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镜若长河”照影来
    2. (右)四乳“家常富贵”铜镜(金仿汉) 乌兰察布市博物馆藏 (左)“家常富贵”铜镜(金) 呼和浩特博物院藏 铜镜,又称青铜镜,古代用铜做的镜子,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铜镜中藏着哪些历史印记?目前,内蒙古呼和浩特博物院的“镜若长河”——古代中国铜镜文化展正在展出,182件铜镜跨越千年岁月,以独特的方式讲述着华夏大地的历史往事。 踏入展厅,仿佛步入了一条以铜镜搭建的历史长廊。这些铜镜反映了其制作年代的政治、经济以及思想观念、社会生活、时代风尚,生动再现了中国古代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 [详细...]
    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博物馆:小博物馆里有大世界
    2. 3月12日,吉林省白山市观众王女士走进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博物馆,参观文物展览、购买文创产品。她说,县域博物馆体现了更为朴素的地域文化,值得参观。 建于2017年的林口县博物馆,一楼为文创展示区,二楼为林口书画名家展馆,三楼为林口古代历史展厅,四楼为艺术大师创作区。林口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崔海玲说,林口县博物馆精心打造集展览、创作、交流、体验等于一体的展示平台,致力于弘扬本地特色文化、展现当地文旅创新。 近年来,林口县把文创产业作为推动文旅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博物馆一楼打造现代、时尚、动态的文创新场景,推出书法、美术、剪纸、摄影等十大类上千种文创产品,受到观众喜爱。 黑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林口蚕翼绣绣线以柞蚕丝为主,绣品薄如蝉翼,灵动如画,兼容中国画、版画和摄影等 [详细...]
    1. “锲道萱风”里,有女性的刚柔相济之美
    2.   刚强之美在于力道。用艺术之长融入自身情感与思想的女子刻字精品佳作最具柔美之韵。在一笔一画的镌刻过程中,她们需要克服材料质地带来的阻碍,需有足够的力量推动刻刀前行,这份力量感让我们看到了女性身上的刚强。在这刚强的背后,更有细腻入微的柔美。她们内心积淀着专业的美学素养,专注于每个笔画的形状、每处线条的流畅。女子刻字,把刚强的力量与柔美的细腻完美融合。刚,让她们有勇气在艰难中开辟道路;柔,使她们能以温情与诗意赋予刻字灵魂。这般刚柔相济的女性之美,宛如一首和谐的乐章,奏响在每一个被镌刻过的字符之中,展现出女性无限的魅力与风采,令人为之赞叹。   近日,“锲道萱风—— [详细...]
    1. 芷兰墨华——河南省书协女书家委员会书法作品展举办
    2.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由河南省书协主办、河南省书协女书家委员会承办的“芷兰墨华——河南省书协女书家委员会书法作品展”在河南省文联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汇聚了河南省书协女书家委员会委员的120余件作品。参展的女书法家以笔墨为媒,书写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对时代的感悟。无论是楷书的端庄秀丽、篆隶书的古朴庄重,还是行草书的豪放洒脱,每一幅作品都凝聚了作者的心血与智慧,展现了河南女书法家在书法艺术道路上的不懈探索。   自古以来,女性就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在艺术领域绽放着夺目的光彩。从“书圣”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到唐代女书法家吴彩鸾,再到近 [详细...]
    1. 历史积淀与当代活力——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书画生态小记
    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发地学习传统艺术,中国书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艺术市场上展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并以多元化的形态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山东不仅是孔孟之乡,更是书画大省,省会济南在这一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的聚集以及艺术学科的发展,推动了书画艺术事业的繁荣,而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则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生态展现出齐鲁书画艺术的历史积淀与深厚底蕴。   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位于英雄山北麓。上世纪90年代初的济南,书画交易多以零散店铺为主,而英雄山凭借“文化集散地”的定位,迅速汇聚了全国十几个省市的商户,至今拥有常驻经营商户1000余家。走访发现,其主要经营种类涉及典籍刊物、文玩字画、奇石玉器、书画用具等,从1992年5月建 [详细...]
    1. 以图形印串起“一带一路”
    2. 春城飞花迎盛事,彩云之南聚知音。近日,由西泠印社、云南省文联、宁波市委宣传部主办,云南文学艺术馆承办,云南省书协、云南印社、云南省书协篆刻委员会协办的“文明互鉴·一带一路”第二届图形印创新实验作品展(云南巡展)在云南文学艺术馆展出。展览旨在积极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推动传统艺术与现代理念深度融合。 西泠印社成立于1904年,作为中国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研究学术团体,始终秉承“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宗旨,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海内外艺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本次展览是西泠印社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更是传统文化国际交流与互鉴的生动实 [详细...]
    1. 第三届黔川陕鄂女摄影家摄影艺术联展举办
    2. 近日,由中国女摄影家协会、贵州省文联、贵州省妇联指导,贵州省摄协主办的“跟党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第三届黔川陕鄂女摄影家摄影艺术联展在贵州贵阳美术馆开展。 展览汇聚了黔川陕鄂四省女摄影家的110幅佳作,集中展现了四省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和谐之美。参展作品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社会发展新貌,既有捕捉人间烟火的温暖瞬间,又有定格山河壮美的精彩画面,体现了女摄影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出新时代女性视角下的多彩世界。黔川陕鄂女摄影家摄影艺术联展作为专门面向女性摄影工作者的摄影主题活动,已成功举办两届。展览不仅为增进四省摄影人的艺术交流提供了平台,更传递出摄影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详细...]
    1. “戴代相传——戴晓花鸟画作品展”在京开幕
    2. 3月15日,由四川省诗书画院、四川省美协、成都市文联主办,四川省新文艺组织发展联合会等承办的“戴代相传——戴晓花鸟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开幕。开幕式现场,四川省诗书画院党支部书记沈兴,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何加林,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曾来德,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刘万鸣先后致辞。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覃志刚宣布展览开幕。 戴晓作为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美术师,在传承传统笔墨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既展现了文化自信也体现了艺术担当,作品体现出了鲜明的巴蜀特色。 [详细...]
    1. 传移模写,“为中国画”
    2. 记八大山人画稿(纸本水墨) 1907年 齐白石 北京画院藏   南朝谢赫在《画品》所提“六法”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的美学原则,其中“传移模写”指包括临摹作品在内的学习基本功的手段,也是流传作品的途径。“临摹作为中国画学习的基础,是理解传统创作方法、笔墨精神和艺术境界的关键途径。它不仅是技法的训练,更是艺术思维和文化认知的塑造。”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说。   即日起至4月16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传移模写: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临摹教学作品展”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 [详细...]
    1. 改进文艺创作服务、引导、组织机制,提升文化原创能力
    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标识,文化原创力是文化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文艺作品因文化原创而焕发魅力,展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文化原创力能够激发社会的创新活力,推动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全面发展,因而能够发挥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文化原创能力至关重要。而提升文化原创能力,以下几个方面要高度重视。   挖掘文化资源。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践中赓续中华文脉,彰显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增强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培养创作人才。培育多层次的文艺创作人才队伍,提升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是文化持续发展的支撑,要充分发挥美术院校和专业机构的人才培养和专业提升作用。   科学技术赋能。利用现代科技推动文化生产工具升级,丰富文艺创作的表现形式,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77(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