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艺考20年,终结“低分跳板”
    2. 天津美术学院2025年本科招生专业考试复试圆满落幕(图源:天津美术学院) 2025年全国艺术类校考收官,文化和统考主导效应显著 艺考20年,终结“低分跳板” 3月2日,随着天津美术学院设计学类(设计类)复试结束,2025年全国美术院校校考正式收官。作为教育部艺考改革新政全面实施的第二年,“文化课门槛提升”与“省级统考主导”的双重效应重塑着艺考格局:顶尖美术院校因文化成绩达标生源不足大规模启动破格录取机制,省级统考覆盖面及录取权重进一步提升。 文化课成“硬约束” [详细...]
    1. 相比早已觉醒的心理 当代女性艺术家仍未获得应有地位
    2. 女性的崛起,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来势迅猛。当今象征着权力的国家和政府部门,好多都由女性执掌,这在西方尤其显著。如今的世界纷繁复杂并非一派祥和,女性执政的现状令人惊呀和备受鼓舞。但在美术界,就是另外一种迹象了。 美术界的性别差异并不是一个特别令人关注的问题,只是在某些特别的时间节点,总会不自觉地拿出来加以讨论一番,过后则又会被淹没在时间的烟尘里。 国内著名艺术家有很多,如过世的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吴冠中等等,在世就更多,不胜枚举,蔡国强、徐冰、张晓刚、黄永砯、刘小东等在国际上也赢得了不小的声望。在一个仍然以男性为主导的体系中,突出重围并在国际 [详细...]
    1. 破界·共生:女性艺术家的生存诗学与生命叙事
    2. 破界·共生:女性艺术家的生存诗学与生命叙事 ——以全球案例探讨艺术、家庭与自我价值的博弈与和解 国际妇女节聚焦女性社会价值,当代女性艺术家面临多重挑战:艺术行业的性别偏见、家庭责任的隐形劳动、社会对成功女性的刻板期待。艺术创作需突破传统性别叙事桎梏,同时需在家庭责任与职业发展间构建动态平衡。本专题从艺术史学家琳达·诺克林的经典论文《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出发,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案例,解析女性艺术家长期在艺术史中被忽视的深层结构性困境,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探寻当代女性艺术家如何在多重身份中实现自我价 [详细...]
    1. 一家杭州动画公司的追梦
    2. 《斗战胜佛之猴王诞生》美术稿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3月5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观影人次破3亿,成为中国影史首部观影人次破3亿电影。 在如此爆火的背后,离不开《哪吒2》在视觉特效方面的创新突破,这来自“动画界的万鳞甲”——全国138家动画公司、4000多名动画人的合力托举。这一片片“龙鳞”,既有传统影视巨头,也有业内知名的专业动漫公司,更多的,是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型工作室。 作为其中的一片“龙鳞”的杭州企业——浙江淘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淘影),在不久前发布了好消息,其公司制作发行的动画电影《斗战胜佛之猴王诞生》 [详细...]
    1. 杭州会出现下一个“哪吒”吗?
    2. 《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火后,杭州动漫将有何作为 综观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有着无数的经典人物和故事,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讲好的中国故事,是所有文艺工作者的使命。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2025年春节档火爆出圈,不仅票房一路高歌猛进,打破多项影史纪录,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文化讨论。截至3月7日上午,票房已达144亿元。 哪吒这一深入人心的神话形象,在新时代以全新的动画形式再次焕发光彩,其背后成功的因素,也为国产动画的崛起带来诸多启示。 中国动画迄今已走过 [详细...]
    1. “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诞辰160周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将开幕
    2. 前 言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出生于1865年3月10日,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治家、爱国维新志士,“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他生于内忧外患的晚清,目睹国家积贫积弱、民族饱受欺凌,毅然投身于救亡图存的伟大事业,曾在浏阳创办算学社,教习西学,培养新人,并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人,开设时务学堂,设立南学会,筹办《湘学报》。他著书立说,追求思想解放,倡导“冲决网罗”,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维新变法主张。他投身戊戌变法,为变法改革奔走呼号,最终以鲜血和生命践行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誓言。 [详细...]
    1. 岭南画派大师赵少昂旧居捐赠仪式在广州举行
    2. 岭南画派大师赵少昂旧居捐赠仪式6日在广州举行,赵少昂后人将位于荔湾区和平西路湛露直街24号的赵少昂旧居捐赠给广州市荔湾区政府,为弘扬岭南文化艺术贡献力量。 赵少昂是岭南画派杰出的代表人物,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传承发扬和革新拓展,其作品以花鸟画见长,兼擅山水、人物,笔墨精妙,意境深远,徐悲鸿曾评价其为“中国花鸟画第一人”。 据介绍,该旧居为赵少昂1941年购置,1945年至1948年曾在此居住并开办“岭南艺苑”,从事美术教育和创作。1948年,赵少昂离开广州移居香港,复设“岭南艺苑”,他的学生遍布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90岁高龄的赵少昂之子赵之泰,当日特意从香港赶到广州。他告诉记者,自己曾在这座旧居生活过一段时间,“虽然时间很短,但是给我的童年留下了深刻记忆”。 [详细...]
    1. 百余静物写意油画优秀作品亮相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2. 展览现场。 主办方供图 “文脉传薪——中国写意油画第二届静物专题研究展”日前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开幕。该展从450余位艺术家投稿的众多作品中遴选出85位艺术家的85件作品,同时特邀20位艺术家的20件作品参展。 “静物画”作为艺术家与日常世界深度对话的一种方式,常被视为画家情感凝练与精神表达的载体。它既能够让画家将平凡细腻的情感注入其中,也能表现出充满张力的叙事性空间;既能传递出画家在形式语言探索中的心路历程,也能呈现出真实的生命感悟。 从静物的小切口可以做出写意油画“大文章”。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俊宇介绍,此次展 [详细...]
    1. 梅兰芳的书画“朋友圈”
    2. “一九一五年前后, 我二十几岁的时候,两次从上海回到北京,交游就渐渐地广了。朋友当中有几位是对鉴赏、收藏古物有兴趣的……看到他们收藏的古今书画,山水人物、翎毛花卉,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从这些画里,我感觉到色彩的调和,布局的完密,对于戏曲艺术有声息相通的地方;因为中国戏剧在服装、道具、化装、表演上综合起来可以说是一幅 活动 的彩墨画。我很想从绘画中吸取一些对戏剧有帮助的养料。”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 北京护国寺街9号,朱漆门扉半掩着旧时光。走进梅兰芳生前 最后 十年的居所——梅兰芳旧居(梅兰芳纪念 [详细...]
    1. 将苦难与同情深嵌在作品中 ,追求平淡中蕴藏力量的朴素之美
    2. 塔吉克新娘(水彩)54x48cm 2011年 2007年在法国考察的半年期间,我游历了大半个欧洲,参观了所有重要的博物馆,目睹了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艺术文献展和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盛况,在英国和德国看到了时下最受追捧的当代艺术,视觉和心理受到很大的触动。2011年我去美国布法罗大学艺术学院教学互访,参观了惠特尼双年展和莫马当代艺术馆。逐渐的,我学会了正眼看世界,发现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更发现千奇百怪,不离其宗。西方古典艺术和印象主义将绘画推向了一个高峰,现代艺术推进到当代过程中的基本方向是一个阶段否定前一个阶段,呈去传统样式,去绘画性和描绘性,注重作品的阐释、来源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22(s)   1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