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AI不是取代书法,而是推动发展
    2. AI已然成为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AI的迅猛发展,影响着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从艺术界域来看,传统的艺术思维和生产方式与现代革命性技术的直接碰撞,让当代的人们似乎有些措手不及。尤其是当人们看到AI艺术作品的时候,一方面,人们感叹AI技术的强大而充满好奇与期待;另一方面,人们不免担忧自身价值可能受到AI的冲击而处于焦虑之中。不过,兴奋与阵痛交织过后,艺术界已是逐渐理性地去面对艺术与科技与新时代的深度融合。而在这具有革命性的AI时代,作为书法工作者,亦是应该以积极且理性的心态去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具体来讲,有两个方面需要书法家认真思考。 其一,书法创作更加注重体现个性化与书写性。AI书法作品的生成,具有零门槛、瞬时成就的特征。书法家苦心经营数十载,往往才能自成一家面目。AI只需被输入相关指令,瞬间便可写出雷同风格。这对书法 [详细...]
    1. 越是现在越需要人文关怀
    2. 最近确实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我认为技术和人的关系问题并不是最近才面临的问题。20世纪的存在主义之争本身也是跟机械复制进步的历史相关联的。目前比如说像短视频的投送机制能够推测用户画像,这可能会导致用户一直处在自己舒适的静态区域里面。越是这样,则越需要人文关怀和教育,比如培养思辨能力和自我分析的能力。 AI对于我处理一些简单沟通信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因为它可以很快地帮我把一些英语邮件转回成中文或者把中文邮件转回成其他语言。但是如果说我需要处理一些比较学术性的写作的时候,其实AI并不能提供很好的解答。正是这样一种话语深度之间的“缝隙”,让我知道其实人的知识并不会在短时间内被AI取代。 高兴(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详细...]
    1. 我正用愉快的心情拥抱AI
    2. 曾翔 白居易《斋居偶作》 32×68cm 2025年 书法的核心就是书法本身。当下很多人把书法的核心说成是文本内容、是文化、是情感等,我以为都失之偏颇。其实书法就好比一个人的心电图,是人的精神的一种流露。所以这才是它真正的核心,它不需要其他的东西来代表。 AI是把混沌的世界变成清晰,变成可以计算,变成有条理,可以很清楚地看见,把世界的混沌状态变得让我们明明白白。 几千年来,书法的秩序一代一代相传,由混沌走向清晰。但是我以为,书法的未来可能是要把清晰的东西变得混沌,让它有猜测性,让它具有不可捉摸性。我认为这才是书法未来的 [详细...]
    1. AI时代,书法应该重新回到“人”
    2. 陈振濂 书法作品 从某一些方面来说, AI对书法的影响是“致命”的 AI的运用范围非常大,牵涉的面非常广。人工智能的三个核心要素是算法、算力、数据,就书法而言,冲击是非常大的。如我们把陆维钊先生、沙孟海先生所有作品的风格、形式、技法等数据输入,只要有足够多的数据,我们想复制他们的书法就轻而易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作品”作为一个结果,AI取代书法家是非常容易的。以此类推,今后书法学习,在AI时代也会变得非常容易。现在有书法机器、机械手,可以模仿书写时的速度、顿挫、用墨等,初学者想要写褚遂良的楷书、王羲之的《兰亭序》等 [详细...]
    1. “中国花釉陶瓷艺术作品巡展(禹州站)”隆重开幕
    2. 2025年6月27日,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中国花釉陶瓷艺术作品巡展(禹州站)”在河南省禹州钧瓷文化园正式开幕。此次展览由北京城市学院主办,北京城市学院文化遗产学部与北京陶瓷艺术馆承办,得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的指导,并联合桂林美术馆、景德镇美术馆、禹州钧瓷文化园有限公司、禹州钧瓷文化博物馆、许昌陶瓷博物馆、呼和浩特市美术馆等单位协力支持。 北京城市学院文化遗产学部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陈秋荣表示,此次展览汇集了全国各地艺术家经典花釉作品,展示了中国陶瓷的艺术风貌。也体现出高校、行业与地方文化力量在传统工艺美术传播体系中的 [详细...]
    1. “镜影涵虚•何镜涵中国画展”亮相北海公园
    2. 为了纪念北海公园对公众开放100周年,弘扬中国优秀的园林绘画艺术,“镜影涵虚•何镜涵中国画展”于近日在北海公园画舫斋隆重举行,60余幅山水、人物画作品精彩亮相。展览一经展出,便引起业界内外的极大关注。为了更好向公众解读展览作品,6月17日,何镜涵先生之子何予良和弟子盛大鸣、孙佩杰、王汉民、林剑冲、苏东明、李维国等齐聚展览现场,同大家一起分享何镜涵先生的创作特点及独特的园林文化。本次展览由北京市北海公园管理处主办、北京皇家园林书画研究会协办。 何镜涵先生一生执着于中国画的传承与开拓,在传统建筑山水画领域取得了创 [详细...]
    1. “莲花梵境 岭·格萨尔王文化非遗传承与藏文化艺术展” 在京开幕
    2. 2025年6月25日,由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产业发展委员会与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岭·格萨尔王文化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祥和珠宝古玩城承办的‌“莲花梵境——岭·格萨尔王文化非遗传承与藏文化艺术展”‌在京开幕。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张德俊、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副会长高福、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振国、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理事,荣宝斋美术馆原馆长王兴家、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办公室主任兼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姚煜、产业发展委员会非遗部部长崔世荣、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岭·格萨尔王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兰卡加、藏医藏药部部长卡龙、理事长王红,中国潮汕商会会长姚金城、北京祥和珠宝古玩城运营经理刘伟等出席并 [详细...]
    1. “静谧回响:一场山水的对话”艺术家徐里个人画展在沙特阿拉伯开幕
    2. “静谧回响:一场山水的对话”——中国艺术家徐里个人画展6月24日晚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纯艺基金会开幕,吸引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 画展策展人、沙特王室成员塔尔法·阿尔沙特公主在开幕式致辞中说:“此次展览加强了沙特与中国日益增进的友好关系。在中国艺术中,山水如同灵魂之窗;而在阿拉伯世界,辽阔的沙漠则象征坚韧、诗意与想象力。这场展览精妙地编织起这些共同叙事,礼赞我们文化的精髓。” 中国驻沙特大使常华说,参展作品巧妙地将中国书画的水墨元素融入油画之中,为沙特观众呈现别开生面的山水对话,展览也为中沙建交35周年和中沙文化年系列活动增添了新亮点。 [详细...]
    1. “光、能量与无限——王衍成个展”在意大利开展
    2. 在纪念米开朗基罗诞辰550周年之际,一场连接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艺术盛宴,于2025年6月24日至9月21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Galleria dell’Accademia)盛大举办。享誉国际的旅法华人艺术家王衍成(Wang Yancheng)在此次个展中,以18幅大型抽象绘画作品向米开朗基罗致敬,展现当代艺术与文艺复兴精神之间跨越时空的深度对话。 本次展览名为《光、能量与无限》(Luce energia infinito),由意大利知名策展人加布里埃莱·西蒙吉尼(Gabriele Simongini)策划,展出王衍成自 [详细...]
    1. “同异——五人绘画艺术研究展(深圳站)”将开展
    2. 写给五位艺术家的展览 任何事物都有同异之分,世界万物莫不相同又莫不相异,同与异是对立面的统一。在这里,“同”指五位艺术家所从事的同一种艺术创作形式。“异”则可以理解为不同、差异,但都可以说是二元的共时性存在。艺术家作品置于同一展览,由于地域、经历与生活的背景的不同,使绘画表达和关注不同,且通过展览强化了之间的差异。赵培智的绘画不断体悟画面空间的内部张力,摒弃了叙事性的冗杂,意在感知人与物的外延。同时展示了立足于对社会、文化及生活的思考,挖掘视觉形象更多的潜在性,揭示了艺术文本背后的隐喻,表现出当代视觉文化的多样性表征。李学锋的绘画作品内核具有强烈的释放性,类似一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254(s)   5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