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戴代相传——戴晓花鸟画作品展”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展
    2. 前言 我家楼下是紫竹公园,闲暇时间,我常去那里慢跑。北京的气候四季分明,当你跑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段时,你会遇见各种不同的景物。有春天的牡丹、海棠花,有夏天的野鸭、夜鹭,有秋天的黄银杏与残荷,有冬天的冰雪和冰上滑冰的人。如果你在跑动中望向天际,又能看到天空中追随你飘浮的云,和不经意间划过天空的飞鸟。转瞬的动态凝固成图像,此时,是否能够感受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存在的意义?也许,在我结识许多朋友的过程中,与所期遇的风景一样,是如此的不同。正如:绘画完成了一个十岁孩子修仙成道的梦想,找回那个曾经丢失了的花鸟鱼虫世界。从一个充满幻想的孩童,到出版社的美编,到四川大学—— [详细...]
    1. 王利军:心象山水,古典新韵
    2. 王利军 春消息 40x40cm 2011年 象,形象、物象之谓也;境,疆界、边界之谓也。“象外之境”,在中国绘画美学中是指在形象、物象之外蕴有更丰富更深刻更悠远的意境。中国画的境界,不仅是画家“形”与“神”,“情”与“景”意境的表达,更是“心”与“物”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主观生命情调和宇宙心灵中的映射。 清人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里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 [详细...]
    1. “分叉:树——陈恩深当代漆画展”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2. 陈恩深的漆画作品《四月的漫步》 金粉闪烁其间,贝壳泛着迷人光晕,就连蛋壳镶嵌其中,也散发着别样的熠熠光芒……这便是漆画的奇妙世界。 3月11日下午,四川美术学院文脉与谱系研究展——分叉:树/陈恩深当代漆画展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以“树”为意象,串联起漆艺八千年的文明根系与当代艺术的创新枝桠,既是对艺术家陈恩深五十载漆画艺术探索的一次全面呈现,亦是为川美建校85周年献上的学术厚礼。 四川美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段胜峰介绍,川美文脉启程工艺美术,特别是“漆艺”在川美历史中有着重要地位。1940年建校伊始,在沈福文的 [详细...]
    1. “看见——王力克油画作品展” 在山东大学开幕
    2. 3月11日下午,由山东大学、山东省油画协会主办的“看见——王力克油画作品展”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明德楼A座阳光大厅开幕。 “看见——王力克油画展”共展出王力克教授创作的风景、人物、静物油画38幅,作品以细腻笔触构筑了视觉的诗篇,既蕴含着对物象本真的哲思叩问,又通过油画材质肌理的微妙呈现,引导观众在凝视中重构自我与世界的审美对话,照见属于自己的人文觉知与审美启蒙。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30日。 [详细...]
    1. “从序曲到续曲——孙浩绘画作品展”将在上海开展
    2. 策展人语 多数画家有自己喜好或专长的题材,集中大部分力量于此。形形色色的生活滋养的情绪当然多样,便也有了其它的思路和间歇的休息性落笔。 同样,很多画家在不同阶段会不自觉做出新尝试,或者随着生活节奏变化而调整创作方向。《从序曲到续曲》既是孙浩先生退休后的真情实感,是一种与以往军旅艺术生涯相去甚远的当下生活。折射的即是生活调整所带来的情感流动,而落于画布;也折射了绘画的认知价值、承载功能和揭示能力。从军旅生活《序曲》《超低空飞行》《复杂飞行》等,到历史题材《平型关大捷》《结局》《零式飞机的坠落》等,再到如今的“续曲”,说明了孙浩先生直面自身生活 [详细...]
    1. “筑——冯杰作品展”将在北京开展
    2. 展览前言 冯杰的艺术创作始终对自然、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保持着持续思考,无论是写实还是写意,不同的材料或呈现方式,这种关注从未中断。在他近几年的作品中,有一批作品专注于“纯粹”自然:以单纯的水面、云山、竹子等为主题创作了系列作品,如果将这些作品与他早年以人物为主或将人与风景并置在一起的作品相比,这些作品显示出他的创作出现了一些颇有意味的转向。 这种转向一方面是基于图像的,从较为具象的人与风景转向相对缥缈的云山或浩瀚的水面,即使是竹子也聚焦于片段化视觉经验中的抽象形式和质感,这是一种努力跳出舒适区寻求新的艺术表达方式的尝试;另一方面,这 [详细...]
    1. 杨晓阳 | 狼来了(之二)——站在DeepSeek的肩膀上
    2. 杨晓阳《东欧纪行》纸本水墨65x54cm 狼真来了。 DeepSeek 以超强算力迅速对以往归纳分辨成为超人工的集大成者,以人力无法对抗的全面的大数据搜索已有的所有成果,它是人类最新的成果,但它立刻全部成为过去时。 对美术而言,艺术考古、艺术史及当下的各家各派的信息结论一览无余,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打破认识范围之内的时间空间,以无从想象的状态使所有人,包括创造他的人变为被动者,但本质上讲时间和空间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 宇为空间,宙为时间,宇宙有多大,时间有多长的终极追问永无结果。因此,人算不如天算 [详细...]
    1. 物器不言 其自有声——评长篇小说《国宝》
    2.   当朱墙在暮色中泛起金红,青铜器皿的斑驳绿锈在月光下发出荧光时,故宫又度过了新的一天。近日,作家祝勇的《国宝》——一部以故宫文物为经纬编织的小说,与读者正式见面了。该小说以60万字的篇幅,讲述故宫文物南迁的故事。作者以考古学家般的精准笔触,在虚构的叙事中展现文物保护人的使命,让逐渐远去的历史和陈列于展馆的器物再次有了温度。 虚构与非虚构交织   在创作小说《国宝》之前,祝勇曾创作过《故宫文物南迁》等多部纪实文学作品。多年来的创作经验,影响了《国宝》这部小说的基调,让它呈现出非虚构与虚构交织的特征。在历史档案与纪录片式的文学语言中,祝勇打捞出无数叙事的原型——文物保护者庄尚严,成为《国宝》中虚构人物那文松的灵感来源;1933年文物出宫清点时的月光,凝结成《国宝》中梅遇影记忆中的丈夫踏出四合院门 [详细...]
    1. 古埃及女性 追求美与平等
    2.    不久前在北京闭幕的古埃及文明展“遇见古埃及:永恒的木乃伊之谜”吸引了很多观众。在精美的展品中包括几件小展品:古埃及人使用的眼影罐、眼妆笔、木梳和化妆盒等。这些小展品在许多重量级展品中显得很不起眼,但却反映了古埃及人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让观众对古埃及女性的话题产生了兴趣。 婚嫁的自由   根据考古发掘和对古代文献资料的研究,考古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得出结论:古埃及女性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享有与男性几乎相同的权利,对女性的尊重体现在从宗教信仰到社会习俗等很多方面。   古埃及妇女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古埃及法律规定女 [详细...]
    1. 墨韵太行,艺彩迎春——2025荆浩画院书画名家迎春展全纪实
    2.   3月9日上午11时29分,阳光如同碎金般洒落在山西壶关县红豆峡澳涞山庄。这座隐匿于太行山水之间的山庄,在这春日里迎来了一场熠熠生辉的艺术盛会——“2025荆浩画院书画名家迎春展”。刹那间,静谧的山庄被浓厚的艺术氛围所萦绕,处处洋溢着对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的热切期盼。   当各界嘉宾与艺术爱好者们纷纷踏入展厅,宛如开启了一场奇幻的艺术之旅。此次展览堪称一场书画界的“全明星”聚会,汇聚了王西京、许钦松、韩美林、冯远、崔如琢、杨晓阳、龙开胜、王明明等著名画家,书法名家张飚,以及孟祥顺、曾来德、方放、李纯博、颉林、石旭、王犇等共计68位书画界大咖。他们带着各自的代表作品,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倾注在这一方展厅之中。   步入绘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70(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