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从“雕塑大系”看百年雕塑创作与教学
    2. “音乐、建筑皆足以表现人生观,而表现之最直接者为雕刻。”1916年,蔡元培在《华工学校讲义》中谈及“雕刻”,认为其是最能够表现人生观的艺术。雕塑作为蔡元培竭力倡导的美育重要组成部分和方法手段,自20世纪以来,深刻反映着社会变革。一代代雕塑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将崇高的人生理想融入创作之中,让雕塑成为记录时代、凝聚精神的重要载体。 中国现代雕塑的发生和作为现代教育学科的雕塑专业的建立,有百余年历史。近日,由中央美术学院策划推出的“雕塑大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展,系统梳理和回顾了从1934年至今,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不断发展完善、从扎实迈向多元、从自我觉醒 [详细...]
    1. 雕塑学的自觉
    2. 由“雕塑大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展回顾启蒙年代至今的雕塑历程,基本上就是在阅读一部精华版中国现代雕塑史。从中可以看到,雕塑从做菩萨的活计营生,逐渐发展成为人民、为艺术的文艺事业,从业者从被称为雕刻匠,逐渐成为雕塑家、艺术家。这巨大改变离不开近代以来一系列社会变革和思想变革的洪流。 中国雕塑在近百年时间里发展为中国现代雕塑,有其特殊的文化蹊径,即典型的“西体中用”的民族化进程。中国现代雕塑不是本土雕刻的自然演进,而是移植西方学院雕塑的古典逻辑与方法。以此为出发点,在表现近百年中国人的历史与情感,理解秦汉唐宋陵寝雕刻、寺庙造像、礼器、竹木牙角等日用器物的形式与做法中,形成了中国现代雕塑独特的路径经验与基本面貌和风格。 从中国现代雕塑发展的整体看,雕塑家及其创作与教学、雕塑系科内外的事业组织 [详细...]
    1. 于非闇:与古为徒的蓬莱藉书画大家
    2. 张伟/文 祖籍蓬莱的书画大家于非闇,生于北平世家,家道中落后忙于生计,中岁以前曾任教员、记者,好读书,尤喜宋元名人小简,雅慕当时学者与考证之学,中岁后他专习中国花鸟画,继承宋代院体花鸟的正宗正脉,绘画作品色彩具有绮丽洗练、瑰丽端庄、独具匠心,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绘画的元素,表达了自然景物的精神和情感,并为工笔花鸟画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新的图式和经验,成为山东籍画家中可与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诸公所作同相辉映的之一,为近代中国画坛中著名艺术名家。 一 于非闇(1889-1959),原名魁照,后改名照,字仰枢,别署非闇。于非闇原籍山东蓬莱,在四代之前移居北京,于非闇的曾祖于明保、祖父于钟英、父亲于文森三代都是清朝举人,都 [详细...]
    1. 浑然天成——林散之《古银杏行》赏评
    2. 林散之 古银杏行 291×103cm 书法 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藏 《古银杏行》是林散之晚年的作品。 这是一幅大作品了,除了幅式大,还有洋洋洒洒几百字的内容,算得上倾心倾力创作而成。 和林散之某些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作品有所不同,《古银杏行》并不体现强烈的干湿对比,而是表现了一种凝重滋润的美感。 《古银杏行》在用笔上沉着稳重,虽为行草书,行笔却不求迅捷,气势并不求豪纵,而是多有捉控,把行笔速度放慢了下来,让墨色充分地渗入纸内,使线坚韧饱满,得古朴趣味。尽管字与字之间也有一些牵连,但牵连中不激不厉,缓 [详细...]
    1. 发挥展览引导力,为美术场馆发展铸“魂”
    2. 从大约十年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美术馆建设热潮,但大部分存在“魂不附体”现象,即美术馆项目体量庞大、占地广阔,建成后却难以有效利用,且长期运营对地方政府财政负担重。同时,美术馆多缺乏足够藏品与人才支撑,常设展厅少,依赖临时展览填充空间。美术馆面积越大,所需展览越多,但优质展览资源稀缺,导致硬件与实际内容不匹配,需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关注。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美术馆13位老专家老艺术家回信中指出,美术馆有“典藏精品、展览展示、公共教育、对外交流”等方面的职能。为此,需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人民至上办馆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近几年来,笔者参与了廉政文化展、首都机场文化展示、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展等几百场展览展示活动,对展览的“引导力”进行了思考。 [详细...]
    1. 《黄山朝晖》映华府——缅怀画家张松先生
    2. 张松 黄山朝晖 中国驻美大使馆中央大厅一直悬挂着一幅巨幅的中国山水画作品《黄山朝晖》图。这张画宽5.4米、高3.4米,是张松先生于2009年应全国人大办公厅和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的邀请,历时20余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完成的一幅反映黄山题材的巨幅山水画作品。并于当年9月,在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访美期间,由其亲自赠送给我驻美使馆。张松先生为了这张画,克服了重重挑战,几经揣摩,数易其稿,最后出色地完成了这次创作任务。 张松先生钟情于黄山题材,对“黄山画派”和“新安画派”的笔墨传统有着深入的研究。在《黄山朝晖》图中,他将中国的传统笔墨语言与西方 [详细...]
    1. 戴敦邦先生《梁山群雄末途图》赏读感怀
    2. 戴敦邦 梁山群雄末途图(局部) 戴敦邦先生为我国当代画坛知名画家,所作传统人物涵盖《红楼梦》《水浒传》《西厢记》《西游记》《金瓶梅》《长恨歌》等题材,其中武将文臣、释道仙儒乃至渔樵耕读等人物形象,包罗万象且瑰丽雄奇,笔墨豪纵跌宕、神韵天然流露,深具我国传统人物绘画的精蕴三昧,“戴家样”久已脍炙人口、享誉画坛。 传统人物题材外,戴敦邦先生亦将笔墨拓展至近现代人物,为辛亥革命诸多仁人志士所绘群英画谱,深为艺苑学林称赏赞叹。此一人物专辑,所写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乃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等革命英烈形象,尽水墨晕染能事、开人物写真新风,缅怀孙中山等辛亥革 [详细...]
    1. “自愈”——从董其昌看中国艺术的演进模式
    2. 每有古代书画大展,博物馆的人潮已成为常态。但是2018年底董其昌大展期间,上海博物馆门口那迂回在雨中的长队,仍然令人感动。 董其昌是一个难以看懂的画家,也是一个曾经被“打倒”的画家,这么多人跑来看他,似乎反映出历史潮流的回转。 夹在人流中的那些在宣纸上画传统山水的画家,为数应该是不少的,他们按理是比较能够理解董其昌的,但不知道他们是否意识到,他们仍然生活在“董其昌的时代”,为董其昌所笼罩。因为至今没有人比董其昌画得更“单纯”、更“抽象”、更“现代”。 有人说,中国的历史是一种周期性的循环。这一点在文化艺术上体现得尤其鲜明。几乎每一次重要的革新运动,都以“复古”为号召。当然,这个“复古”,不是“重复”,而应当理解为“复活”,从艺术史本身重新获得前进的活力;或者是“回复”,从偏途 [详细...]
    1. 画“无笔迹”之艺术意蕴探析
    2. 中国传统的山水画理论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甚浓厚,其历史由品评理论建构而成并流传。中国山水画史亦可以说是一部“山水画艺术的品评史”。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古人以不同的范畴概念来论述绘画品评的标准。然而,关于中国山水画的品评标准,比较分析后可以发现它们具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观念,即:都是基于“天人合一”之大道,符合宇宙万物运行之规律的。笔者暂且把它称为山水画品评的统一标准。 画“无笔迹”之艺术意蕴探析 经笔者查证,目前“无笔迹”一词在绘画理论领域较早的出处在宋代赵希鹄的《洞天清禄集·古画辨》:“画无笔迹,非谓其墨淡模糊而无分晓也。正如善书者藏笔锋,如锥画沙、印印泥耳。书之藏锋,在乎执笔沉着(沈著)痛快。人能知善书执笔之法,则知名画无笔迹之说。故古人如孙太古,今人如米元章,善 [详细...]
    1. “赵朴初和他的时代”在西泠印社美术馆开幕
    2. 赵朴初 无尽意 69×24cm 11月29日,由民进浙江省委会、民进上海市委会、民进安徽省委会、民进中央开明画院、西泠印社集团主办,西泠印社美术馆、浙江民进开明画院承办的“先生归来:赵朴初和他的时代”在西泠印社美术馆开幕。 展览以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赵朴初为中心,通过丰富多样的展品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展现赵朴初的生平事迹、思想精髓、艺术成就及其所处时代的文化风貌。 赵朴初(1907—2000)是杰出的佛教领袖、书法家、社会活动家。他被尊称为“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三老”之一,长期担任民进中央和全国政协的领导职务,是中国共产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16(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