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朱以撒 | 指腕间的情调
    2. 插图:周艺珣    【谈艺录】    一   世事皆循规矩,读《文会堂琴谱》,知弹琴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这些要求对琴师来说是一种制约,却又维护了其颜面与尊严。譬如有“五不弹”“十四不弹”之说——对俗子不弹、于尘市不弹、疾风甚雨不弹、不衣冠不弹,等等。可能是天时不对,环境不对,或者是人不对,那就不勉强自己,等待合适的条件。他们把弹琴当作一件庄重、清洁的事,有选择,有退让。   [详细...]
    1. 蒋巍 | 边写边画
    2.   画马,从未向画家学过。然而那马,一直奔驰在我的记忆里。   童年时,哈尔滨满街跑着洋气的黑色轿式马车,两个胶皮轮子很大,皮靠背很柔软。夏天是敞篷的,冬天就封闭了,座前摆放着一个紫铜炭火盆,暖气融融的。入夜,车厢里还会亮起一盏小灯。每周一早晨,母亲带我坐上这种“马的”,把我送到幼儿园。个子小小的我仰望着高头大马,觉得它们是那么雄劲昂扬,气势非凡。上学后,我没事儿就在作业本后面画马。我特别喜欢《三国演义》之类的小人书,因为里面的英雄好汉都骑马,除了诸葛亮。   记得解放初期,哈尔滨的车老板都是白俄老头儿。他们戴礼帽,穿西服,颏下一把花白胡子 [详细...]
    1. 南京艺术学院:构建新时代艺术教育新范式 培养德艺双馨创新人才
    2.   南京艺术学院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守正创新”的核心理念,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使命,通过系统性教育教学改革,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南艺风格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为新时代高等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 铸魂育人:构建以美育为特色的思政教育新范式   学校创新构建“四美四育”美育育人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艺术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打造的“行走的思政课”突破传统课堂边界,形成“创作实践+价值引领”的双螺旋教学模式,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这一创新实践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形成“课程显性浸润+创作隐性熏陶”的特色育人模式,有效引导学生树立“艺术扎根大地、服务人民”的创作观,为艺术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新路径。 [详细...]
    1. 王玉华:在破晓的马语轻喃
    2. 王玉华的《马语轻喃》系列作品以马为媒介,她以其极简的造型、纯净的色彩,在画布上以墨、矿物颜色、水的的交错叠印,形成一种近乎禅意的“空谷回声”,清新而轻松,完成对东方美学本质的当代叩访,呈现出回归生命本源的“觉知之象”,在喧嚣,以及对未来不可知的迷茫数字时代背景下,汇成一种超越时空的视觉体验,缓缓渗入人的情思,抚慰人的心灵。 《马语轻喃》系列作品最动人处在于其“不着力”的淡然。这种“淡”是艺术家历经提炼后的澄明,王玉华笔下马的形态以简练而富有“有意味形式”的线条,辅以矿物颜料的自然晕染,与墨色的微妙渗透,形成如拂晓空旷时空的视觉质感——清冷未褪,暖光初临,色彩与线条的共振并非刻意追求形式创新,而是艺术家内心“觉知力”的自然外化,宛若在破晓时那种超自然的状态中,赋予马儿超然的宁静,在无声地言说一种朴素的温情,展现“内在开花 [详细...]
    1. 奥斯卡影帝吉恩·哈克曼珍藏将于11月在纽约邦瀚斯举槌
    2. Gene Hackman at The Park Hyatt Hotel. Photographer: Paul Natkin /Getty Images 纽约邦瀚斯将于11月19日举行「The Gene Hackman Collection: A Life in Art」专场拍卖,呈献这位传奇演员精心收藏的现代与美国艺术佳作。本专场带来13件来自奥古斯特·罗丹(A [详细...]
    1. 逾170件(套)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金器首次在北京展出
    2. 观众参观展览。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黄金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古代金器展”22日在首都博物馆展出。逾170件(套)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珍藏的金器精品亮相,展现中国古代黄金工艺的成就。 本次展览由首都博物馆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联合举办。展览以“黄金如缕,互鉴为桥”为主题,系统梳理黄金的生产、使用与传播。展出全部展品为首次在北京亮相,部分展品首次对公众展出。 唐代金饰展现多元文化交融的华丽风采,辽宋时期的金带钩与头饰体现中原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的深度融合……本次展览分为“兴起:草原与早期中国”“碰撞:唐与吐蕃”“融合: [详细...]
    1. “博物馆之城”——2025年杭州的博物馆馆名主题篆刻展开幕
    2. 10月21日,游客观展现场。 (西泠印社供图) 10月21日,“博物馆之城”——2025年杭州的博物馆馆名主题篆刻展开幕式在浙江杭州举行。此次展览以金石篆刻为纽带,串联起杭州的博物馆文化记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杭州“博物馆之城”建设留下独特的“艺术ID”。 中国已进入博物馆快速发展期。近十年来,中国博物馆数量以平均每年200多家的速度持续增长。 杭州拥有200余家博物馆。从“文物仓库”到文化IP,杭州正在探索一条“馆城共生”的发展新路,打造更具活力的“博物馆之城”。 围绕这一主题,2025杭州的 [详细...]
    1. 百余件古希腊文物在青州市博物馆展出 上演文明跨时空“对话”
    2. 意大利参展嘉宾向观众介绍红绘蜷耳调酒缸。赵晓 摄 “奥林匹斯神的史诗——意大利普利亚古希腊文化艺术珍藏”展览21日在青州市博物馆启幕,展出陶器、雕塑、钱币等文物115件(套),呈现古希腊文明精粹。 当天,记者在展厅看到,展览以海洋之神波塞冬、艺术之神阿波罗等6位古希腊神祇为视角展开叙事,阿提卡式黑绘酒壶、红绘柱耳型调酒缸等体现普利亚大区人文风俗的文物,引观众驻足欣赏。 “本次展览不仅是普利亚大区与青州市在文化领域的一次对话,更是中国和意大利两大文明古国对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礼敬与传承。”青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建卫致辞说, [详细...]
    1. 第3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将在厦门举办
    2. 第3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以下简称“全国影展”)新闻发布会日前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举行。会上宣布,本届全国影展将于10月28日在厦门市集美新城市民广场展览馆启幕,展期持续至11月27日。 据介绍,本届全国影展共收到21113位摄影人投送的有效来稿102810件、306417幅,来稿总幅数首次超过30万幅。 据了解,此次入展作品全景式展现2023年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面貌。其中重大题材包括新质生产力、乡村振兴、国家重点项目、对外开放、生态文明建设等。还有许多作品关注普通百姓创业、学习、生活中的闪光细节,讲述发生在百姓身边平凡感人的真实故事。同时,入展作品的表达更加多元、风格更加丰富、个性更加鲜明。尤其是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令作品的视觉表现比以往更加丰富。短视频作品 [详细...]
    1. “幻墨·同门——陈志才师生作品展”在成都开展
    2. 前 言 “幻墨”,是进入陈志才先生艺术世界的锁钥。 他笔下的花鸟,既有大写意的水汽淋漓、氤氲幻化,于磅礴混沌中见墨法气象;又有工笔画的精微刻画,于虚实相生处现骨法精神。一收一放,一阔一细,看似对立的笔墨语言,在他手中成就了一种独到的、充满现代感的东方意境。虚与实、工与写,不再是技法的分野,而是陈志才先生艺术中的两面,共同构成了他艺术世界的柱石,也是个体精神与材质物性交融后,显影出的独特境象。 “同门”,则是此次展览温暖的底色。 本次师生展参展的“生”,并非稚嫩蒙童,而是心怀热爱的同道。他们因倾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50(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