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永田里2号:朱德源将首家民营书画社铸成“金字招牌”
    2. 杭州的浣纱路永田里2号,那方朱德源题写的“墨缘堂”的匾额还挂在巷子的深处,金色的铜字已经不再鲜亮,它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者,沉默地等待着保留那段辉煌记忆的人,来揭开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杭州首家 民营书画社 永田里长六十米、宽三米,里面是一幢上百年的“小巧玲珑”的老房子,从巷口延伸进去是一条长廊,1985年的一天,这条长廊的两侧做起了橱窗,挂上去的都是名家字画…… 那天,朱德源在此开办了改革开放以来杭州首家民营书画社“朱德源书画社”,自书“墨缘堂”,后更名为“杭州西湖字苑”。当时,艺术品还 [详细...]
    1. 秋拍焦点:《凝神》超起拍价670万,引爆书画收藏市场
    2.  2025年10月28日,2025维多利亚国际拍卖会上的当代书画专场上,当代著名画家杨明老师的一副花鸟《凝神》引发全场最激烈竞拍,历经30多轮激烈角逐,最终被行风伟业的智成总裁以988号号牌落锤成交价850万的金额获得。   拍卖现场气氛热烈,青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明老师于2024年创作的70*34cm的花鸟作品《凝神》一经亮相便吸引了全场目光,这副作品以传统写意花鸟为基底,融入现代笔墨语言,最后以点睛之笔翠鸟收尾,兼具艺术价值与收藏潜力。拍卖师报出180万起拍价后,现场买家与线上通道迅速响应,号牌交替举起,竞价从每口10万元逐步攀升至20万元、50万元。   竞争主要集中在3位实力买家之间,其中编号058号的买家与988号买家展开长时间拉锯战,从600万元一路缠斗至80 [详细...]
    1. “电力收藏家”史涌波的情怀
    2. 随着时间的变化,时代的发展,早期的电力工业设备和资料史料在快速缺失、消失,保护好保存好各个发展时期的电力工业典型设备和技术资料、管理资料、工人运动史料的任务越来越急迫。 我们家三代从事电力工业,家庭成员都对电力工业发展史心存一份敬意。父亲从考取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开始接触电力工业,一辈子奉献给了山东电力工业的发展壮大。我们从小就生活在发电厂厂区外边,生活区与生产区一墙之隔,耳濡目染大多与电力生产有关,对电力工业的各个专业都有所接触。对电力工业不同专业面了解的比较全,关于电力工业发展阶段和过程听到的接触到的比较多。自然而然的对电力工业史产生了兴趣,家里多年来收集了大量电力工业老设备、老资料、史料,为电力工业留存了一份实物遗产。 [详细...]
    1. 场景雕塑里的时代脉搏
    2.    【艺苑讲堂】   场景雕塑,是以圆雕、浮雕等手法表现特定事件中人物与场景关系的综合性雕塑艺术形式。它不仅是单体雕塑的延伸,更通过对空间的营造和氛围的烘托,实现叙事性、纪实性与精神性的结合,为观众带来多维的艺术体验。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场景雕塑”课的设立,旨在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敏锐感知力和卓越创新力的雕塑人才,使其能够在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室内与户外之间自如穿梭,创作出既契合时代精神又极具审美价值的雕塑作品。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青年雕塑创作者们在学习与创作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对于祖国 [详细...]
    1. 民艺树魂的综合绘画
    2.    【览事速递】   10月28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承办的“综绘风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绘画三十年展”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开幕。   自1995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以来,30年间,中国美术学院的综合绘画专业经历过院系调整的各种考验,也迎来学科重组的机遇,最终成长为独具学科特色的系科。综合绘画作为一种新的绘画种类,具有与生俱来的实验天性,临时的表现 [详细...]
    1. 点画:书法审美的基石
    2.    在日常生活中欣赏书法,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评价:“这一笔真有力量!”“这个点画圆润饱满。”这些朴素直观的感受,其实都指向了书法艺术最核心的构成元素——“点画”。如果说一件书法作品是一曲动人的乐章,那么点画便是其中最基础,也最富表现力的音符。读懂点画,方能真正步入书法艺术的堂奥,在与古人笔锋的对话中,感知力与美的深层意蕴。   在中国书法的传统语汇中,“点画”远非简单的笔墨痕迹,而是一个蕴含生命的艺术单位。早在东晋时期,卫夫人在《笔阵图》中,便以极具动态的自然意象为点画注入生命: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戈钩如“百钧弩发”。此类比喻 [详细...]
    1. 以笔立骨的线条语言
    2. 苏武牧羊(中国画)任伯年    【览事速递】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有言:“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作为中华民族绘画中的本体语言,“线”的运用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皿,至战国及秦汉时期的帛画、漆器已趋于成熟,经过魏晋南北朝的积淀,直至唐宋达到高峰。元明清以来,随着文人墨客对“线”的认识和探索的不断深入,中国绘画构建起“以线立骨”的美学范式。   中国画以毛笔为主要工具,笔毛柔且韧,不同的运笔角度与力度,会在纸绢上留下形态各异的墨线, [详细...]
    1. 跨越时空的千年墨韵——书法拓片成为中华文明的“信使”
    2.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拓片大都会博物馆藏   近日,“中国,往日痕迹:文物的发现与艺术的复兴”展览在巴黎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亮相。展览由赛努奇博物馆与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举办,聚焦中国独特的传拓工艺及其对艺术史的深远影响。传拓作为古老的中国技艺,通过纸张和墨水复刻石碑、青铜器铭文等遗迹,是摄影出现前保存与研究文物的重要手段。这次展览内容包括清代金石学家六舟的《百岁图》,以及吴昌硕、黄宾虹等书画名家的相关作品,向观众深度展示了何为中国的拓片艺术。展览的成功举办,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海 [详细...]
    1. 跟着名家画作游温岭 “诗路长歌——第四届长三角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 11月11日,“诗路长歌——第四届长三角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在温岭市文化馆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浙江省文化馆、台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江苏省文化馆、安徽省文化馆协办,台州市文化馆、温岭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温岭市文化馆执行承办。 温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梅英在开幕式上表示,本次活动汇聚了江浙沪皖四地的中国画名家的80余件精品力作,既是一次以丹青笔墨共画时代气象的艺术盛宴,也是深化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合作、促进区域文化交流的实际行动。尤其是各位名家,自今年5月起,不辞辛劳地深入温岭各地采风,用心用情联合创作了两幅展现温岭山海风光、石屋硐天、渔家风情的作品,为温岭市人民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浙江省文化馆副馆长林尚专表示,参展作品中,既有海上画派的苍润浑厚,浙派水墨的灵动隽永,也有 [详细...]
    1. 长三角“文艺两新”书法篆刻精品亮相义乌
    2. “文艺两新”,即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是新时代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11月7日,长三角“文艺两新”书法篆刻精品邀请展开幕式在浙江省义乌市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以“笔墨传薪·金石铸魂”为主题,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指导,上海市书协、江苏省书协、浙江省书协、安徽省书协、西泠印社及中共义乌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 长三角地区自古便是书法篆刻艺术的兴盛之地。展览特别邀请长三角沪、苏、浙、皖四省市“文艺两新”书法篆刻家参与创作,共展出123件精品力作,集中展现了长三角地区“文艺两新”群体书法篆刻艺术的整体风貌与创作水平。展出作品既扎根传统,展现出扎实的笔墨功底与金石底蕴,又兼具鲜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94(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