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交互式动画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2. 交互式动画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以克孜尔石窟壁画元素设计与技术实现为例   【摘要】本研究聚焦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的艺术价值与数字化保护需求,提出基于交互式动画技术的文化遗产活化路径。通过系统分析壁画的艺术特征,结合Photoshop、画世界Pro进行分层数字复原,运用Flash实现交互逻辑与动态效果。设计涵盖相关主题场景,解决了因壁画破损导致的色彩还原、动态适配等技术难题。实践表明,交互式动画通过多感官体验强化用户对文化内涵的认知,为石窟艺术的创新传播与数字化保护提供可复用的技术范式。   【关键词】交互式动画;壁画复原;用户体验   引言   作为中国开凿 [详细...]
    1. 泰山石敢当文化的传承与文创设计研究
    2.   泰山石敢当文化源于当地人民对泰山的崇拜,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习俗,常被人们赋予平安祥和、幸福安宁的文化意蕴。泰山石敢当文化包含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活动。2006年,该民间习俗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促进泰山石敢当文化的传承发展,加大文化宣传力度,文创设计者要积极打造优秀IP形象,满足市场受众对个性文创产品的消费需求。本文以泰山石敢当文化的传承发展为切入点,通过提出具体文创设计策略,为相关领域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泰山石敢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思路   ☆结合时代潮流,创新传承发展模式   文化工作者要结合当下时代发展理念,紧随时代潮流,为泰山石敢当文化传承注入更多新活力。首先,文化工作者要灵活运用融媒体技术与平台,加强对泰山石敢当文化的推广宣传工作,针对不同平台 [详细...]
    1. 数字人文视域下丝路非遗的创新发展研究
    2.   【摘要】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市场化生存压力与数字化保护困境的双重挑战。本文从数字人文视角切入,分析数字技术在丝路非遗保护、传播过程及创新模式中的应用,探讨三维建模、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实践,提出以设计转化为导向、用户参与和跨界共创的创新发展策略,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推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下的数字转型与传播。   【关键词】数字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丝绸之路;技术赋能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非遗保护以及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从最初的数字存档,到基于人工智能和沉浸式技术的互动共创,非遗逐渐摆脱了传统的静态展示模式,走向以“体验—参与—共享”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数字人文作为融合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的交叉学科,为非 [详细...]
    1. 博物馆里看文物、听琼剧
    2. 到博物馆参观不仅可赏文物,还可以听琼剧?8月底,由海南省博物馆与海南省琼剧院联合,借助博物馆阵地开展的惠民演出活动正式落幕。连续5场琼剧专场演出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当袅袅戏韵穿越一件件古老文物在博物馆传扬开来,观众收获的是一场“观展+观演”的超值文化享受。 自8月22日起,每天下午3点半到4点半,游客在参观完海南省博物馆的展览后,可以直接到博物馆里的琼戏台听戏。来自海南省琼剧院的演员以婉转优美的唱腔、细腻传神的身段,引领观众沉醉于一个个戏曲故事之中。演出以家喻户晓的《红色娘子军》“常青指路”选段拉开帷幕,将红色经典与戏曲相融合。随后多个经典唱段轮番上演,近一个小时的演出里,戏台原本50人座位,因观众满座不得不加位到100多个。 “从看文物、读历史到听琼韵、品艺术,可谓一次到访,双重收获,真是不虚此行 [详细...]
    1. 当博物馆拥抱城市交通枢纽
    2.   当下,走进北京地铁8号线天桥站内,人们会注意到一抹绿意在身旁绽放——国家自然博物馆首个馆外文创店不久前开门迎客。   地铁站外300多米便是国家自然博物馆。这家博物馆以动物、植物、化石等为蓝本,推出书籍期刊、玩具模型、文具、生活用品等近500款原创文创,打造“文创世界中的大自然”。文创店员工告诉记者,暑假期间,国家自然博物馆一票难求,许多没约上票的游客惊喜地发现了地铁站里的文创店,给家人带回文创“特产”,也算弥补一点遗憾。一位来自甘肃的女士让店员印象深刻,“她上午来买了熊猫玩偶,下午又带着女儿来逛,第二天离开北京之前又来逛了逛”。   记者留意到,不少上班族也停下脚步拍照打卡,表示“真新颖,下班想来逛逛”。将“博物馆文创”巧妙织入城市通勤者的日常轨迹这份“巧思”背后,是《北京市博物馆条例》“推 [详细...]
    1. 艺藏巅峰 · 传世精品 全球顶尖艺术大师牟晓平拍卖专场预展
    2. 牟晓平,汉族,山东省潍坊市人。陆军大校,著名写意动物画家、艺术活动家。号:垛翁、老垛、老潍县人,堂号:垛拙堂,牟晓平艺术馆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一级书法师、国家版权局美术作品登记画家、央视书画频道签约艺术家、美术报编委会艺术顾问、国务外交礼品创作画家、入编《国家记忆工程——国家文化记忆艺术杰出人物》数据库画家、加拿大维多利亚皇家艺术学院东方艺术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优秀美术作品奖章获得者。(2024)全球艺术联盟授予其“世界和平艺术贡献者”奖章。荣获安徒生(国际)艺术奖(2025)银奖,授予安徒生(国际)艺术奖奖章。作品入编:《中国名家书画收藏指南》蓝皮书(2025版)(中国美术出版社)出版。 [详细...]
    1. 艺藏巅峰 · 传世精品 全球顶尖艺术大师汤子为拍卖专场预展
    2. 汤子为,1942年在江苏靖江诞生,是当代声名远扬的书法家,斩获了“国家高级书法师”“中国国宾礼艺术家”、“中国书法高级传承师”、“中国书法非遗传人”等一系列殊荣。这些荣誉犹如璀璨的星辰,点缀着他挥煌的书法艺术之路,也彰显了他在书法领域的深厚造诣和卓越地位。 汤子为的书法作品运笔圆劲有力,使转自如如环,书写起来奔放流畅、一气呵成,恰似灵动的蛟龙在云海中穿梭,又宛如激昂的舞者在舞台上尽情释放激情,堪称古典浪漫主义艺术在书法天地中的完美演绎,对书法界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在创作时,汤子为广泛汲取各家之长,既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继承,又大胆创新,从而塑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 汤子为始终坚守“认真做事,坦荡为人”的人生信条, [详细...]
    1. 太原市博物馆藏北朝隋唐文物展在广西桂林开展
    2. 陶俑。欧惠兰  摄 9月2日,由桂林博物馆与太原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霸府名都——太原市博物馆藏北朝隋唐文物展”在桂林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本次展览展示了太原博物馆馆藏文物中丰富的北朝隋唐时期晋阳精品文物遗存,秉承“以文物讲述城市历史”的总体定位,聚焦“依托丰富文物资源,讲好精彩历史故事”的文化主题。 展览以“霸府——名都”的城市发展历史为主线,依托娄睿墓、徐显秀墓、韩祖念墓、虞弘墓等重大考古发现,通过“巍巍雄镇”“惊世古冢”“锦绣名都”三个展览单元及展出的130余件(套)精品文物,包括晋阳古城遗址出土建筑构件、娄睿墓出 [详细...]
    1. 常沙娜作品捐赠仪式在苏州博物馆举行
    2. 纪华磊(左)将《六和圆满》赠予苏州博物馆馆藏,苏州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馆长谢晓婷代表接收。  常沙娜工作室供图 “国礼风华 薪火相传——常沙娜作品‘新中国第一份国礼’捐赠仪式”2日在苏州博物馆举行。仪式上,常沙娜工作室董事长纪华磊将“新中国第一份国礼”的复刻品《六和圆满》赠予苏州博物馆馆藏。 “永远的敦煌少女”、人民大会堂的装饰设计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任时间最长的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名誉会长……常沙娜传奇的一生中拥有众多名誉与头衔,见证过诸多重大事件。即便如此,设计“新中国第一份国礼”也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详细...]
    1. 《扬州档案馆藏书画精品选》首发251件作品讲述扬州抗战记忆
    2. 《扬州档案馆藏书画精品选》首发,251件作品或传递精神,或刻画英雄,或再现战场,让80年前的烽火岁月在方寸之间重现光彩。 崔佳明 摄 档案是历史的见证,书画是文化的精华,铭记历史亦是展望未来。2日,《扬州档案馆藏书画精品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辑》首发,130位书画艺术家用笔墨丹青传承红色基因,用“诗书画印”的艺术语言,讲述扬州抗战记忆。 书画艺术是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孕育形成的,其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反映和体现着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气节,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14(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