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木里木外x Designwire设计腕儿《心居未来·豪宅艺术与生活方式》趋势论坛圆满举行
    2. 智能高定探索美好关系,2025年10月22日,木里木外·故宫·源邸迎来了一场思想与美学的盛宴。以“心居未来·豪宅艺术与生活方式”为主题的趋势论坛论坛在此隆重启幕。本次活动由木里木外携手设计腕儿以及挚友品牌斐雪派克、米兰之窗联合举办,汇聚了来自文化、艺术、设计、地产等领域的顶尖学者与行业领袖,包括文化学者于丹、蜂巢艺术中心创始人馆长夏季风、法国路易威登特约艺术总监及空间叙事置景设计师、创意总监Benoit Munoz、EZHEN DESIGN 艺臻设计创始人Nicholas Fung冯智君、KPF高级副总监董韦佳、凯宾斯基中国区设计总监金爱军、保亿置业集团观雲钱塘总经理朱桂仪等重磅嘉宾。论坛围绕“智能高定×东方人文”的品牌方向,深入探讨了在时代变迁下,如何通过文化、艺术与设计的融合,重塑人与人、人与空间、人与自然的美好关系 [详细...]
    1. “当代博物馆人的文化自信”展览在南宁开幕
    2. 活动现场。广西博物馆 供图 10月23日上午,“当代博物馆人的文化自信——广西文博与故宫博物院职工作品展”开幕式在广西南宁举行。 展览按照不同创作形式划分为“彩绘风华”“翰墨文心”“匠手新生”三个单元,“彩绘风华”通过水墨、水彩、版画、油画等绘画作品勾勒世间百态,“翰墨文心”以隶、楷、行、草等书法作品传递笔墨韵味,“匠手新生”则通过文物修复、雕塑、篆刻、陶瓷、玉器、刺绣、摄影等佳作彰显传统匠心。多元艺术形式在此交织,107件(套)展品全方位呈现故宫博物院与广西文博各单位职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耕与传承。 故宫博物院副 [详细...]
    1. 千余艺术精品汇聚第12届嘉德艺术周展开跨文明对话
    2. 为期六天的第12届嘉德艺术周(GFAA)日前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开幕。本届艺术周创下历届展商数量新高——56家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内外优秀古董商、画廊与艺术机构,携千余件高质量艺术品集中亮相,展开一场跨越时空与文明的对话。 来自中、法、美、日等国的重量级展商积极参与,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水晶奢侈品牌之一莱俪展示的作品将前卫创意与百年传承完美融合,体现大胆创新、法式优雅与匠心精神;美国曼哈顿老牌画廊纽约佛瑞曼展出一批近现代西方名家力作;来自日本东京的画廊“如如美術”带来一系列高古雕塑和造像。中古陶艺术机构首次对外展出精品元明青花瓷器;楚斋CHINESE ART(杭州) [详细...]
    1. “游山记——张振江近作展”在北京开展
    2. 《山·相No.4-荒芜略有蹊》 综合材料120cm×180cm 2025年 2025年10月18日下午,由北京锦都艺术中心主办,高名潞担任学术主持,荣剑担任策展人的“游山记——张振江近作展”在北京锦都艺术中心展厅开幕。 据介绍,此次展览精选展出了张振江今年最新创作的22件“山相”系列精彩作品。走进展厅,一幅幅震撼人心的作品映入眼帘。张振江的画作气势恢宏,色彩浓重,形体深厚有力,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他巧妙融合手工纸、数字模型、印章、油彩、丙烯、泥土等多种实物材料,运用火烧、烟熏、滴漏、打磨、刀削、涂抹、泼洒、拓印、拼贴等创作手法,使作品呈现出 [详细...]
    1. 吴洪亮:一个粉丝与偶像同框的展览
    2. “三家门下转轮来——齐白石与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 展览前言 这是一个粉丝与偶像同框的展览,其核心点就是强调传承与创新。我们希望借由作品本身说话,敲击“七寸”,探求中国艺术变与不变的基因特征。 今年恰逢北京画院美术馆开馆20周年,我们也试图通过此展将“一叶知秋”“土星工作模式”这些北京画院美术馆个性化的所谓方法论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加以突现。本次展览的题目源于齐白石那首反复题写的诗作: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展览当然是以齐白石为引子,借由这首诗来链接青藤、雪个、老缶。有意味 [详细...]
    1. “三岔口——魏东个展”将在北京开展
    2. “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 ——罗伯特·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在艺术的世界里,总有一些灵魂注定行走在岔路之间。魏东,正是那位永远停留在“三岔口”的旅人。今秋,頌艺术中心欣然宣布旗下艺术家魏东全新个展《三岔口》将于11月8日在北京盛大开幕。此次展览由頌艺术中心馆长苏芒女士担任出品人,由艺术评论人张京担纲策展。展览呈现魏东近两年的作品:少女降伏狮子、山鬼独行林间、白马伫立岔路,皆化作他内心的投影与自省。他以温柔而冷峻的笔触书写美的消逝,也记录灵魂在迷途中不断选择与重生的瞬间。此次展览《三岔口》是一 [详细...]
    1. 陈流 | 把心和笔触都放慢,细品万物肌理,承载怀旧与尊重
    2. 近年来,我的写生与创作渐渐褪去了浮华,愈发回归质朴与本真。我主动舍弃了宏大叙事的框架束缚,也刻意减少了商业运营的纷扰,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倾注于绘画最纯粹的目的——捕捉身边那些令人动容的细微瞬间,描绘那些触动心灵的人与事,创作过程中,我不再被功利诉求与繁杂杂念所裹挟,只一心追求作品能够契合内心的真实感受。 当我卸下思想的重负,抛开那些与自身所思所感无关的条条框框,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我惊奇地发现,所处的世界竟充满了无尽的活力与精彩,世间万物都与我产生了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仿佛都在与我轻声诉说着它们的故事。 与此同时,当我放慢脚步 [详细...]
    1. 汪明强·油画 | 在画布上开辟出独属于他的艺术航道
    2. 当油彩的笔触挣脱写实的桎梏,汪明强教授以写意精神为舟,载着山海气象,在画布上开辟出独属于他的艺术航道。从山东半岛的碧波到三亚椰风的海韵,再到新疆雪山的苍莽,他的画笔如天地间的游龙,以色彩的律动与线条的呼吸,重构着自然与人文的对话场域。 汪明强的创作深植于海洋美学的独特探索。在《远去的外墩村码头》《桐海村序曲一》等作品中,他将海水的蓝调拆解为层次丰富的色阶,笔触的交叠既似浪涛翻涌的肌理,又暗合写意水墨墨分五色的韵致。那些穿梭于渔港的身影、摇曳的棕榈,在流动的色彩秩序里,不再是静态的物象,而成为海洋精神的鲜活注脚——透明的图景质感,让空间超越了物理维度,衍生出海 [详细...]
    1. 艺术家的创新实践与个人IP对当今艺术市场定价逻辑的核心影响
    2. 艺术家创作出的作品一旦要进入艺术市场流通,它就有一个如何合理定价的问题。以往的传统定价逻辑都以“物理材质价值+艺术家声誉+市场流通性”为核心。随着现在艺术家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创新实践和注重个人IP的打造,今天的艺术市场定价逻辑,开始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还越来越细分化。 在这里我以草间弥生为例子,分析现在市场正在逐渐形成的定价新模式:同许多艺术家不一样,草间弥生现在的作品定价,激活的已经不再局限于“符号IP化作品”的溢价,而且她创新实践的沉浸式装置艺术定价还新增了“体验成本溢价”“跨界资源附加值”“知识产权长期价值”,这些与传统定价完全不同的维度。 从“艺术符号”到“符号IP”转换的商业化进程驱动的溢价翻倍 尽管草间弥生之前在艺术市场上早就占有了自己 [详细...]
    1. 以油彩为媒,写就新疆的时代诗行——范迪安风景油画的地域叙事与文化意涵
    2. 丰收棉田 140厘米×200厘米 2025年 今年9月14日的新疆美术馆,因“想去的地方——范迪安风景油画展”而显得格外厚重。这场恰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展览,没有走“献礼展”的常规路径,既不是风景的简单陈列,也不是技法的刻意炫示,而是由“新疆篇”和“祖国各地篇”组成的70件(组)作品串联起的“对话”。其不仅是中国当代美术与祖国大地山川盛景的对话,也是油画这一西方媒介与东方美学的对话,更是一位美术家对新疆70年变迁的深度凝视。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的新疆题材写生创作,从来不是“走马观花”的写生,而是“扎进土里”的观察与共情,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71(s)   4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