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让中国艺术史可视可感——在馆藏经典中品味古今艺术之美
    2.   从战国时期“三弦钮螭纹镜”,到宋代佚名画家所作《山鹊枇杷图》,再至清代“白地红彩龙纹双耳瓶”,一件件艺术珍品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湛技艺与深厚底蕴;从徐悲鸿的油画《人物正侧面速写》,到李桦的版画《怒吼吧,中国》,再到卢沉的中国画《霜林醉酒图》,一幅幅美术经典见证了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筚路蓝缕与蓬勃生机。   正在展出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陈列”展览,从2万余件馆藏中精选近500余件,分为“古代中国艺术”和“现代中国美术”两大板块。其中,“古代中国艺术”板块包含铜镜、画像砖、俑、陶瓷、书画等各类藏品,时间跨越两千年;“现代中国美术”板块以时间为轴线,梳理并呈现 [详细...]
    1. 全国简帛书法艺术展在湖南长沙开幕
    2. 冯冲 李白《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其五》 180×97cm 3月29日,由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与传播工程办公室、湖南美术出版社主办,美仑美术馆承办的“全国简帛书法艺术展”在美仑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共展出123件来自全国书家的简帛书法作品,其中优秀作品17件。这批作品涵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简帛书写风格,从传统中挖掘,从创新中诠释,展现了简帛书法艺术的艺术特性和人文精神。展览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简帛书法艺术的研究与传播,彰显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美学意义。 中国 [详细...]
    1. 陈浩捐赠书画篆刻作品展在海宁举行
    2. 3月30日,“浙江书法村”——新桥艺术中心“微斋别馆”开馆暨西泠名家陈浩作品捐赠仪式在嘉兴海宁海洲街道新桥社区艺术中心举行。这不仅标志着海洲街道新增一座崭新的文化地标,也将为海宁市学习书画艺术的基地和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浙江省政府原副省长、浙江省慈善文化研究院院长陈加元等省市级领导,浙江博物馆原副馆长鲍复兴、江西省书协副主席杨剑等西泠印社社员代表,及其他艺术家代表等共同参与活动。 今年,为推动新桥“浙江书法村”创建,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陈浩将自己近50年创作的、共计228件部分代表作,无偿捐赠给新桥社区,并亲自设计了“微斋别馆”,以保存其艺术作品,供各界人士学习、欣赏、研究,弘扬传统书画技艺。开幕现场,陈浩还被聘为新桥社区“荣誉村民”,他向海宁市图书馆、海宁市档案馆捐赠了《微斋别馆藏品集》。 陈浩 [详细...]
    1. “风月同天——赵朴初书法艺术展”在安庆开幕
    2. 赵朴初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题页 1985年 2025年是赵朴初先生(1907—2000)逝世25周年,也是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30周年并第25次会议在中国召开。日前,“风月同天——赵朴初书法艺术展”在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展出,展览与上海博物馆合作,持续至6月20日。 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始于1995年5月,共同构建了三国佛教的友好“黄金纽带”,对推动三国人民的友好交流、维护亚洲与世界和平具有积极意义。其首倡者、领导者、组织者就是三国佛教徒所爱戴的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 赵朴初 [详细...]
    1. 骆恒光书画作品展在浙江出版书画院展出
    2. 骆恒光 自作诗 日前,“骆恒光书画作品展”在浙江出版书画院开展。 此次展览,是老友间的一次聚会。浙江省委原副书记、浙江出版书画院名誉院长梁平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程为民,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王先强,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孟云生,浙江省美协主席团委员、美术报总编辑杨丽,浙江出版书画院院长奚天鹰,以及骆恒光的老同学、老同事参加此次展览开幕式。 骆恒光,196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浙江教育出版社编审。现为浙江省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详细...]
    1. 通化市第十届书法临帖展开幕
    2.   3月30日,通化市第十届书法临帖展在吉林省通化市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通化市美术馆与通化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前来观摩欣赏。   此次展览以“临帖”为主题,旨在鼓励书法家们回归经典,从古代书法大家的作品中汲取养分,提升书法技艺与艺术修养。   征稿面向通化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活动通过临帖与创作两种形式展开,得到了热烈响应,共有200多位书法爱好者踊跃参与,他们精心创作,最终呈上400余幅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作品。这些作品或飘逸洒脱,或刚劲有力,或古朴典雅,展现了通化书法界深厚的底蕴和蓬勃的创作活力。开幕式现场对在此次展览中表现优异的80位获奖者进行了颁奖。   在展览成功举办之际,通化市书法家 [详细...]
    1. 以“造图叙语”连接传统与未来 国际纹样创意设计大赛系列活动启幕
    2. 第十三届国际纹样创意设计大赛暨2025“造图叙语”国际纹样创意设计邀请展 现场   4月1日至2日,第十三届国际纹样创意设计大赛(ICPDC)暨2025“造图叙语”国际纹样创意设计邀请展、2025国际纹样文化解读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美术学院与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东方设计研究院共同承办,以纹样为媒,架起传统与现代、东方与世界的对话桥梁,为全球设计界、教育界及公众呈现一场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的盛会。   “赛-展-研”:   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桥梁 [详细...]
    1. 绘意和美|来这个展览见证手绘的力量
    2. 胡其梅 南岱菜园   3月29日,“绘意和美——第二届全国手绘艺术大展”在浙江展览馆展出。本次展览由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指导,全国艺术设计委员会手绘艺术研究中心、浙江省文化会堂(浙江展览馆)、浙江省美术家协会连环画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插漫系、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室内分会(江南学社)主办。本届大展以“绘意和美”为主题,旨在探索手绘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多元价值,展现其与生活、教育、经济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   展览分为“手绘·生活”“手绘·教育”“手绘·赋能”三大板块,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150多位作者的优秀手绘作品,有独幅作品 [详细...]
    1. 构筑书法“两创”学术新高地——第二届“书学·之江论坛”学术综述
    2.   元代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呈现出独特的“复古”特质,而浙江地区正是这场艺术变革的核心舞台。这片曾孕育南宋院体书风的土地,在元代迸发出惊人的文化生命力。以赵孟頫为首的浙江书家群体,既承续着两宋文脉,又开启明清书风,其艺术实践深刻改写了中国书法的发展轨迹。以“中国书学·文化传承——元代书法的历史影响及其浙江传播”为核心命题的第二届“书学·之江论坛”于2025年1月在杭州召开。   “书学·之江论坛”是浙江书法院每年常设的学术品牌活动,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围绕中国书法发展史脉络,重点突出浙江书法历代的高峰地位,深入挖掘研究浙江书学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影响而展开论坛。论坛的核心要义是利用浙江书法的历史资源优势要素转化当代浙江书法发展胜势,凸显浙江书法院打造学术研究中心的职能定位,构 [详细...]
    1. 造化在手 潘天寿《美女峰图》赏析
    2. 潘天寿 美女峰图轴 79.4×61.7cm 1954年 潘天寿纪念馆藏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整个国家逐渐摆脱战争余波,掀起轰轰烈烈的建设浪潮。经济恢复、农村建设、社会改造,城市与乡村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在社会巨变带来希望的同时,也会衍生出许多未知的挑战,而身处其时的潘天寿显然以自己最大的诚意拥抱了这个新时代。 新中国时期的艺术相较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艺术家们的创作在此时已不再单纯地为个人情感而服务,许多作品都开始携带着强烈的时代烙印,承载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理想的表达。而在中国画领域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55(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