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探索美育的创新图景
    2. “创新图景”中央美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展现场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是艺术教育的核心命题。中央美术学院近期举办的“创新图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展,正是这一命题的实践答卷——展览集中呈现百余个学生创新实践的案例,既延续中央美术学院“尽精微、致广大”校训中的文化内核,又融入智能时代艺科融合特色,清晰勾勒出美育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的路径。 在地实践:美育走向社会场域 美育的生命力,在于从课堂理论走向实际应用场景。此次展览的学生案例,多以国家战略、民生需求为出发点,形成“美创融合”的案例集群,其 [详细...]
    1. 泰山文脉赋能乡村美育
    2. 泰安市美术馆举办石刻拓印公教活动 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深度下沉的时代语境下,美术馆如何打破物理空间局限,破解乡村美育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构性矛盾,成为检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标尺。山东省泰安市美术馆深耕本土文化沃土,将乡村美育作为馆校合作的战略支点,依托泰山文化基因与非遗资源优势,探索出一条兼具地域辨识度与实践力的乡村美育路径。 乡村美育的本质是扎根土地的文化滋养,而非对城市资源的简单移植,这一认知贯穿于泰安市美术馆乡村美育实践的始终。泰山石刻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露天博物馆”,承载着千年书法艺术的基因;碑拓、剪纸、泰 [详细...]
    1. 谢云:以“情性”绘就艺术本色
    2. 文笔峰(国画) 70×138厘米 2011年 谢云 在近现代中国书法史上,谢云是一位兼具深厚传统功底与开拓创新精神的代表人物,他集书法家、诗人身份于一身。多重人生履历,不仅塑造了他的家国情怀,更赋予其艺术创作独特的人文厚度。 近日,谢云个展“夕阳山外山——谢云书画艺术展”在浙江美术馆举办,展览分为“鸟虫金石”“行云流水”“现代书法”“灿笔若霞”四大板块,展出谢云的篆书、隶书、行书、楷书、现代书法及国画作品110余件,以及部分文献资料。从青年时期的笔墨探索到暮年的激情创作,创作年代横跨数十载,清晰地呈现出谢云极具开拓与探索精神的艺术轨迹,首次 [详细...]
    1. 苏小松:笔下书卷气氤氲
    2. 摹五代董源《江堤晚景图》(国画) 171×111厘米 苏小松 程十发先生曾经说:海派无派。如果从上海这座国际性大都市所应具备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有容乃大的城市特质去审视,程十发先生此论可以说十分精到,呈现了上海的文化气度。 在当代海派领域,活跃着具有不同的美学理想、创作理念、艺术追求的群体。其中就有以艺术大家陈佩秋为代表,包括萧海春、徐建融、朱敏、苏小松、汤哲明、陈翔以及更年轻的邵仄炯等在内的,追随宋元绘画正脉理念的所谓新古典主义创作群体。 近日,苏小松个展“时至骨自换”艺术特展在程十发美术馆展出。展览呈现了苏小松新 [详细...]
    1. 发现幽默的治愈力量—​—华君武漫画艺术的时代回响
    2. 在中国漫画的百年图景中,华君武的创作犹如一部用幽默写就的社会处方笺。他秉持“艺术为人民”的信念,践行“漫画一生”,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择一事,终一生”的崇高精神。 近日,由深圳美术馆策划推出的“幽默疗愈场——华君武先生诞辰110周年深圳美术馆特藏展”,精选110幅馆藏原作,展现华君武的艺术成就。这些承载着时代体温的漫画,不仅记录了中国社会转型的集体记忆,更蕴含着超越时空的精神治疗密码。当观者凝视这些线条简练却意蕴丰沛的画面,仿佛能听见这位“社会医师”的轻声提醒:真正的治愈,往往始于会心一笑的顿悟。 华君武(1915—2010),原 [详细...]
    1. 黄金如缕,织就文明交流画卷
    2. 近日,由首都博物馆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黄金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古代金器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吸引了众多观众参观。 本次展览甄选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珍藏的金器精品超过170件(套),时间跨度自公元前15世纪至明代,展品全部为首次在中国内地亮相,部分展品为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展出,全面展示了中国黄金工艺3000多年的辉煌成就。 展览以“黄金如缕,互鉴为桥”为主题,通过系统梳理黄金在欧亚草原、中原地区、青藏高原等地的生产、使用与传播,揭示金器是文明交流与融合的重要见证。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表示:“这批金器不仅艺术价值极高,更 [详细...]
    1. 非遗在当代:从“固本”到“求新”再到“赋能”
    2.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第二届人民艺术论坛暨“人民艺术·匠心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开幕。展览不仅聚焦多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珍贵项目,呈现数十项蜚声海内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还呈现了人大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模态数字资产建设知识工程”的研究成果,通过空间智能交互的方式在数字化场景中实现“感知参与”的沉浸式体验,让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 非遗创新 必须尊重其形式和内涵 步入展厅,融合静态陈列、动态展演与创新设计的展陈令人耳目一新。绚丽多彩的珠绣图卷,秸秆扎刻的琼楼玉宇,栩栩如生的皮影人物……非遗在当代的丰富功能与时尚表达一览无遗。“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模态数字资产建设知识工程”成果展示区也颇具人气。不少观众戴上虚拟现实(VR)设 [详细...]
    1. 2025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启幕
    2. 11月21日,由北京市文物局、西城区人民政府、朝阳区人民政府、荣宝斋有限公司、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在北京琉璃厂古文化街启幕。本届文博会以“古韵今辉·魅力文物”为主题,采用线上加线下的办会方式,集中呈现北京市“十四五”期间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的标杆性成果,并同步启动“一展双交”(即“展览+交易+交流”)三大板块活动。 会上,《“北京指数”2025年半年度报告》正式揭晓,数据显示,北京现有文物拍卖企业和文物销售单位数量在全国占比超1/2;文物艺术品年交易流通达数十万件,全国占比超1/3;拍卖市场年交易额占全国拍卖市场交易额的近2/3。2025年上半年,北京文物艺术品综合价格指数为89.74,同比上升10.57%,显示北京文物艺术品市场活力日益恢复,呈现回暖向好的发展态势。 [详细...]
    1. 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在云南大理召开
    2. 11月22日至23日,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在云南省大理市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出席并讲话,云南省副省长徐浩出席并致辞。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支持下,全国非遗保护战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和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十四五”时期非遗保护传承取得新成就。 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总结“十四五”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成绩,谋划“十五五”非遗保护传承重点工作;要坚持保护第一、活态传承、守正创新、合理利用的工作要求,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不 [详细...]
    1. “邓圣中国画作品展”在深圳举办
    2. 近日,由深圳千机天空艺术馆、ARTCLOUD艺术云与南海会联合主办的“邓圣中国画作品展”在深圳举办。本次展览共展出邓圣40余件作品,为画家多年来积累的精品力作。 邓圣,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生于江苏徐州,现定居北京。其作品聚焦于传统文化意象表达,所作花鸟画笔法雄强,生动活泼,饱满充实,有郁勃之气;画人物多作高人逸士,笑傲山林,往来云水之间,观鱼赏梅,听琴放鹤,别有一番洞天。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2月5日。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26(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