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何尊
    2. 何尊是西周早期盛酒器,通高38.5厘米,重14.6千克。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贾村镇。何尊造型优美,上圆下方,通体有四道扉棱,上部纹饰以芭蕉叶和蛇纹点缀,腹部和下部分别饰以高浮雕、浅浮雕的兽面纹,纹饰疏密有致,凝重而富有变化。何尊铭文内容为西周历史研究和青铜器断代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其中,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为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详细...]
    1.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后母戊”青铜方鼎
    2. “后母戊”青铜方鼎(曾称“司母戊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重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器腹部内壁铸铭“后母戊”,是商王母亲的庙号,反映了商朝贵族对祖先及家族荣誉的尊崇,体现了古人对于家族与国家紧密相连的观念。“后母戊”青铜方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代表了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详细...]
    1. 专家共话博物馆IP与文创跨界创新:让传统美学从馆藏走向大众
    2. 台湾嘉宾参观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南海之滨,千年文脉在海南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如何让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实现传统美学的当代转译?近日在“情系琼台·魅力双岛——两岸文化和旅游联谊行”活动中,琼台两地文化专家与文化领域从业者齐聚海南海口,共探博物馆IP与文创跨界创新之路。 海南省博物馆馆长朱磊用数据展现了探索成果:“目前我馆围绕展览体系已开发1000余种文创产品。”她透露,销售数据显示,最受欢迎的产品为文创雪糕和椰雕冰箱贴,这些产品既保留了文化特色,又融入了现代生活。 朱磊介绍,海南省 [详细...]
    1. 第三届“良渚论坛”在浙江杭州举办
    2. 10月1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 本届“良渚论坛”以“文明重光:文化遗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为主题,邀请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负责人、博物馆馆长、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等300余名中外嘉宾参加。与会嘉宾围绕“文明根脉:远古文明的历史智慧和当代价值”“实践创新:城址考古、大遗址保护与城乡协同发展”“薪火相传:博物馆功能拓展与文物活化利用”“文明未来:世界文化遗产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经验。 论坛期间,还将举办良渚文创市集、“良渚之光”中美交响乐团专场音乐会等活动。 [详细...]
    1. 艺海同行 天幕抒怀——王士杰师生书法联展在京启幕
    2. 艺海同行 天幕抒怀——王士杰师生书法联展在京启幕 五彩天幕巨幅草书作品震撼全场 秋光正好,翰墨萦香。2025年10月19日下午,“艺海同行——王士杰师生书法联展”在北京市通州区西集国际艺术园区隆重启幕。展览由北京市通州区书法家协会主办,西集镇书协与北京逸庭书画院承办,汇集了著名书法家王士杰及其八位弟子路璐、肖超峰、王富强、魏杰、万丽萍、车殿茹、杨春艳、王鑫的精品力作,系统呈现了师生们近年在书法艺术上的深入探索与丰硕成果。 高贤聚雅座 艺苑喜生辉 开幕式现场嘉宾云集,原北京画院副院长、著名国画大家赵志田,北京美术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著名美术教育家赵一唐,中国 [详细...]
    1. 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书画展在京举办 以笔墨丹青抒写家国情怀
    2.   展览现场   笔墨传情,丹青绘意。近日,“光耀中华·民族复兴”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书画展在北京台湾会馆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80余位书画界代表、文化界人士齐聚一堂,以笔墨丹青抒写家国情怀,共绘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景。   本次展览共展出80余幅作品,涵盖书法、国画、油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既有对历史风云的深刻追忆,也有对美好未来的深情展望。一幅幅作品或气势磅礴,或细腻动人,既有对乙未抗战、台湾光复等重大历史节点的深情再现,也有对祖国山河、家园故土的深情描绘。 [详细...]
    1. 艺海同行 天幕抒怀——王士杰师生书法联展在京启幕 五彩天幕巨幅草书作品震撼全场
    2. 秋光正好,翰墨萦香。2025年10月19日下午,“艺海同行——王士杰师生书法联展”在北京市通州区西集国际艺术园区隆重启幕。展览由北京市通州区书法家协会主办,西集镇书协与北京逸庭书画院承办,汇集了著名书法家王士杰及其八位弟子路璐、肖超峰、王富强、魏杰、万丽萍、车殿茹、杨春艳、王鑫的精品力作,系统呈现了师生们近年在书法艺术上的深入探索与丰硕成果。 高贤聚雅座 艺苑喜生辉开幕式现场嘉宾云集,原北京画院副院长、著名国画大家赵志田,北京美术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著名美术教育家赵一唐,中国女画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国女画家协会画院院长孔紫,原中国书画 [详细...]
    1. 2025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幕
    2. 本届瓷博会汇集了国内各大产瓷区和传统名窑精品以及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知名品牌参展,展览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胡敦煌摄/光明图片   2025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以下简称“瓷博会”)日前在江西景德镇拉开帷幕。“千年窑火、万里瓷路”,瓷博会自2004年起已连续举办21届,成为世界陶瓷行业的重大盛会、全球陶瓷文化交流和商贸洽谈的重要平台。   据了解,本届瓷博会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吸引了全球30多个国家的知名品牌参展、境内外共1000 [详细...]
    1. 四川大学博物馆:植根教学科研 服务社会大众
    2.    【校馆弦歌】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四川大学博物馆人流如织。这座高校博物馆把大门开在校门之外,方便公众参观,彰显其主动服务社会的积极姿态。它以丰富的馆藏,成为游客探寻西南悠久人文和多彩风物的重要一站。   “四川大学博物馆已有111年历史,是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馆。”该馆馆长汪东升说,百余年来,四川大学博物馆始终植根于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大众,发挥着保存文化、服务教育的重要功能。   经过一代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四川大学博物馆已成为全国高等院校中最重要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步入展厅,四川大学百年底蕴尽在眼前:馆藏历史人文类文物8万余件,其中书画、陶瓷、美术雕刻以及民族民俗文物等方面的收藏称誉国内外文博界;植物标本84万余份,动物标本14万余号;特色历史旧档5 [详细...]
    1. 成都太古里全新品牌视觉正式发布
    2. 以“我的释界My Point of View”为题,聚焦人与空间的对话 2025年10月17日,成都太古里“我的释界My Point of View”全新主题品牌视觉正式发布。此次携手摄影师肖全、摄影师笙笙,将镜头聚焦于“人”,透过真切的镜头语言定格人与空间的对话和连接,地道诠释十年来每一位到访者在成都太古里的“快耍慢活”,在成都的充实自在。“我的释界”也鼓励每一位客人以自己的视角和方式自由演绎、解读自己与他人在成都太古里的故事,共创一个流淌着人文气息和温度的城市目的地。 黑白数码与彩色胶片,是跨越时代的经典对话 摄影师肖全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对这座城市和成都太古里有着深厚的情谊和自己的解读。于创作中延续其一贯深沉且充满叙事张力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82(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