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展览开幕
    2. 10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展览开幕式在四川美术学院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孙业礼出席并宣布开幕,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出席并致辞。 本届中国艺术节系列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在重庆美术馆展出,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在四川美术馆展出。 展览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以多元艺术形式铺展气象万千的时代画卷,生动诠释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对推动新时代美术事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参展作品通过征集、推荐、特邀等方式遴选汇集,涵盖美术类作品510余件、书法篆刻类作品320余件、摄影类作品290余件。这些作品聚焦时代主题、植根火热生活,以丹青之韵、金石之趣、光影 [详细...]
    1. “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举办
    2. 10月16日,“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景仁宫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出席并宣布展览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解冰出席活动。 景仁宫是故宫博物院于2005年开设的捐献专馆,立有“景仁榜”镌刻捐献者名录。1945年至今,故宫博物院已累计接受社会各界800余人次捐献的3.5万件/套文物。此次举办的展览是在景仁宫举办的第10个捐献文物主题展览,同时也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的第49个捐献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包括郑振铎、孙瀛洲等捐献大家的捐献文物,展品类别包含书画、陶瓷、铭刻、玉石器、金银器、雕塑等。自10月17日起,该展览在景仁宫展出,展期一年。 本次展览以“见人、见物、见精神 [详细...]
    1. 第四届国际书画摄影艺术周启动
    2.   10月13日,由榆阳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联合主办,李可染画院麻黄梁创作研究院、贾又福麻黄梁艺术中心承办的第四届国际书画摄影艺术周启动仪式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主场馆举行,榆阳区相关负责人及文化艺术界嘉宾等二百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榆阳区委书记杨政宣布艺术周启动。榆阳区副区长惠生卫,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艺术评论家王鲁湘,李可染画院麻黄梁创作研究院代表王一明,美国中西部大学国际文化艺术研究生院教授文凤宣,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乔宜男,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唐辉先后致辞。   这场以“艺术赋能文旅”为核心的盛会 [详细...]
    1.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开幕
    2. 10月1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四川成都开幕。 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本届中国艺术节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全力打造“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集中呈现近年来我国文艺新高度、新气象,文艺工作者新作为、新风貌。 其间,本届中国艺术节将以“艺动巴山蜀水 共绘时代新篇”为主题,演出100余台优秀舞台艺术作品、170余个群众文艺作品,展出约1000件全国优秀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举办文华奖和群星奖评选、杂技魔术展演、非遗展、数字艺术展、“戏剧双城记”、“青少年艺术创演周”等活动。同时,将组织群星奖参评团队进景区、街区、社区演出,激发文艺创作活力,推动艺术扎根基层,策划 [详细...]
    1. 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百年院庆特展 丰富藏品展现璀璨中华文化
    2.  图为展览现场。   “我在浙江杭州经商多年,时常会到附近的富春江游览。所以看到这幅画作特别亲切。同时,这幅山水画意境悠远,笔法细腻,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怀。”近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商王先生站在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前,紧盯着画面感慨不断,久久不愿离开。   王先生所欣赏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正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甲子万年”百年院庆特展的重要展品。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一系列特展进行庆祝。系列特展的“重头戏”——“甲子 [详细...]
    1. 古人的洗手之道
    2.   每年的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如今,洗手早已成为人们日常清洁习惯之一。其实,我国古人也早就认识到了洗手的重要性。在古代,被称作“沃盥”的洗手,除了有实质性的清洁作用外,还有一定的礼仪价值。洗手的用具多归在礼器一类,有神圣之意。   在两千年前的《礼记》里就有“鸡初鸣,咸盥漱”的记载,这说明古人已有盥洗的卫生习惯。东汉王充《论衡》里提到,“盥,去手垢”。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盥,澡手也。”“盥”的小篆字形很像一幅洗手图。小篆“盥”字由三部分组成:上面的中间部分为“水”,也就是注入盘中的、供洗手用的水;“水”的左右两边是“臼”,代表人的两只手;下面是“ [详细...]
    1. 丰子恺: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
    2. 捷报丰子恺/绘 丰子恺外孙杨子耘供图    【抗战中的百年巨匠】   1938年初,武汉成为战时临时首都,大批文化界人士会聚于此。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此成立,丰子恺、老舍、郭沫若等均参与其中。汉口成为抗战文艺宣传的重要阵地,也是日军猛烈轰炸的目标。   在汉口,民众抗战的热情使丰子恺感到振奋,他的画笔和钢笔也从平日里惯常描写儿童生活、古诗词意境与人生哲思,转入了创作讨伐侵略者 [详细...]
    1. “豪放”之“气”
    2. 南朝模印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谈文绎史】   “豪放”既是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词语,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美学范畴。“豪放”代表了一种可贵的精神品格,融合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强劲之美与从心所欲的自如状态。从诗文品评角度而言,不论是魏晋风骨、盛唐气象,还是以苏东坡、辛弃疾为代表的宋词豪放派,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豪”与“放”分别作了解释。“豪”,“豪 [详细...]
    1. 山东大学博物馆:讲述文物故事 赓续齐鲁文脉
    2.   【校馆弦歌】   黄海之滨,鳌山湾畔;黄河南岸,泉城之中。山东大学博物馆,静静矗立于山海之间,集历史风韵与现代气息于一体,展现着齐鲁大地的文化脉络与华夏文明的深厚积淀。   “山东大学博物馆在济南中心校区和青岛校区都设有场馆,藏品4万余件,涵盖青铜、玉石、甲骨、陶瓷、金银、生命科学以及现代艺术、文学等诸多种类。”山东大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肖贵田介绍,中心校区博物馆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青岛校区博物馆展览面积为9000多平方米。   如此充裕的展示空间,为系统呈现齐鲁大地的文明脉络创造了条件。目前,青岛校区博物馆的核心陈列之一是“文韵齐鲁——山东大学文物考古成果展”。它以历史发展时间为脉、以山东大学考古成果为根,分为“启明”“大东”“天下”“物华”“考古”5个部分,展览 [详细...]
    1. 千年商脉贯古今——“互利天下:广东外贸一千年”展印象
    2.    【带你一起看大展】   十月的岭南,海风温润。10月15日,当第138届广交会喜迎四海宾朋之际,广东省博物馆“互利天下:广东外贸一千年”展览同期开幕。这场迄今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广东对外贸易专题展,以逾200件珍贵文物,铺陈出一幅跨越千年的商贸长卷,向世人讲述广东作为中国对外贸易“先行之舟”的沧桑与辉煌。 制度创新: 千年商脉的坚韧基石   步入展厅,《唐南海神广利王庙碑》拓片静静诉说着唐代广州的开放气度。时任岭南节度使孔戣取消了针对停泊广州的外国商船征收的“下碇之税”,禁止贸易人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73(s)   5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