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看美术中的幸福生活
    2. 李智华 《老广东,小生活》 油画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的定义或许都不相同。幸福,并非遥不可及,难以捉摸,而是以千姿百态,悄然融入日常生活。而美术创作者也用手中画笔,从不同角度描绘、呈现、记录生活中的幸福。近期,中国美术馆以“幸福”为题眼,推出展览“美在生活——我们在幸福中”。 展览精选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幸福生活的馆藏作品,包含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种类。这些精品馆藏展现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蕴含着艺术家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触动人心、引发共鸣。 这不仅是对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写照,更是艺术家们对幸福生活理解和 [详细...]
    1. 王恒:在困难模式中“向上生长”
    2. 芳华(国画) 王恒 受访者供图 数九寒冬,北京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记者走进青年画家王恒位于北京宋庄的画室。室内的温度并不高,王恒穿着短袖单衣,两支臂膀夹住画笔,躬身在画纸上激情挥毫。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滑下,滴落在画面上,与水墨融为一体。 王恒是安徽池州人,4岁那年因触电意外失去了双手和小臂,他的人生从此进入了困难模式。但王恒天性乐观,人生的变故让他更加自信要强。他说:“只要是我认定要做的事情,就会一直坚持到底。” 被点燃的“画家梦” “踏上艺术这条路,让我有幸沉浸在这 [详细...]
    1. “水彩安徽”:以水彩之笔绘就文化新画卷
    2. 安徽省美术馆“水彩安徽”项目中,艺术家示范水彩画创作   2025年春节期间,安徽省美术馆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其中“水彩迎新春”活动吸引了众多目光。过去的一年,安徽省美术馆通过“水彩安徽”项目,培养了大批水彩艺术粉丝,春节期间的活动更是将这些粉丝的热情推向高潮。从专业艺术家到普通市民,从高校学生到青少年儿童,水彩艺术的魅力在安徽大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水彩安徽”项目是安徽省美术馆在2024年推出的一项年度美育工程,旨在充分利用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水彩粉画展区首次落户安徽的重大机遇,积极发挥优秀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引导力,全力激 [详细...]
    1. 摄影师汤德胜:用作品呈现灵魂的光辉
    2. 民兵晨练(高邮) 1979年 汤德胜   踏入摄影家汤德胜家中的影像陈列室,仿佛瞬间被卷入时光漩涡——那一幅幅摄影作品,或捕捉壮丽山河,或定格人间百态,每一点光影都诉说着独特的故事;几万张底片静静躺在一旁,像笔力千钧的史家,记录着65个春秋的动人瞬间。面对这些珍贵的影像,没有人会不为之感到震撼。   汤德胜是一位创作历程丰富且成果丰硕的摄影家。出生于摄影世家的汤德胜,1960年开始在叔父的照相馆学习人像摄影等技术,1965年入伍从事军事摄影,1969年复员回到农村后,叔父送他一台海鸥牌120照相机和一辆旧自行车,他骑着自行车开始了自由摄影之 [详细...]
    1. 中国当代油画的本土化意象与叙事
    2.   如今,随着中国艺术发展呈现多元化和开放性的趋势,中国当代油画在形式上已逐渐摆脱了西方写实传统的束缚,开始借鉴和融合中国传统绘画中以形写神的写意手法,本土文化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影响也愈发明显,而这一发展趋势充分表明了中国油画创作正从借鉴西方文化逐渐回归到对本土文化的挖掘与弘扬中。   中国油画的本土化发展   中国油画的本土化其实就是我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与西方油画中的“写实”整合的过程。油画作为西洋画种,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和细腻的细节捕捉能力,为观赏者带来写实且强烈的视觉冲突,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西方油画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不同时期的流派风格各异,而中国油画仅有百年历史,尤其在上世纪初经历了“以写实改造中国画”的美学思潮后,中国油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延续着西方的写实传统,这就导致中 [详细...]
    1. 《清明上河图》的香气密码
    2.   徐徐展开《清明上河图》长卷,宋代的风雅与繁华穿越千年时空劈面而来,画卷中人与景物交相辉映,庙宇、餐馆、茶坊、香铺、酒肆、公廨、医馆等建筑还原出千年以前北宋都城汴京的风貌。细赏画卷,会发现一个在今天已经消失了的行业——香药铺。香药铺会是一处什么样的所在?让我们跟随着张择端的笔触,穿过郊野,渡过汴河,跨越虹桥,开启一段寻找中国香气的旅程,找到那份独属于中国的香气密码。   《清明上河图》卷中有三处与香药有关的场景。宋代街市布局是相同行业的店铺都集中在一个区域,所以刘家香药铺、赵太丞家医馆、香饮子摊这些香药相关的经营场所位置很近。门口悬挂着“刘家上色沉檀楝香”招牌的刘家香药铺是整幅画卷中最具香气的所在。招牌上“刘家”是店铺的字号,“上色”是说明这里经营的是优质的上品香药。沉香、檀香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香药,“楝香”特指质量 [详细...]
    1. 时代需要怎样的大写意?
    2.   在中国画中,大写意作品常常被人看作是文人情绪的抒写,尤其是在古代,大写意甚至被看作带有消极的负面效应,这似乎与正规院体画“成教化,助人伦”的宗旨相背离。事实真是这样吗?   大写意是文人画的一种,是文人画的典型代表。文人画最早始于王维,山水之变,水墨渲淡;宋代在以苏东坡为代表的一批文人推动下形成了流派。在元代,文人对现实不满,借绘画发泄自己的愤懑情绪,大写意文人画成为主流绘画。因为他们不是专业的画家,对图像把握不精准,故而需用诗作解。这些作品并不追求绘画的形式美,不需要观众的欣赏,只追求情绪的主观表达。   封建社会中文人风骨与统治阶级的对立,是大写意文人画形成的背景因素之一。中国文人自古高洁,思想独立,有着竹可焚不可毁其节的志气,不屑于统治阶级的阴暗面,如果是昏庸之世,更不愿与其同流合污,为 [详细...]
    1. 山水与文明:再思岭南水乡画派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2. 南风(中国画) 陈玉莲   岭南水乡画派是当代中国山水画派中极具特色的一支,它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广东顺德,由一群热爱艺术的青年业余美术作者组成的“容奇工人业余美术组”发展而来,迄今已传承四代画家。他们用笔墨描绘身边的岭南水乡风情,令日常生活中每日可见的鱼塘、红棉、古榕、蔗田、竹林跃然纸上。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称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古元则誉之为“乡土之花,喷艳吐香”。可以说,岭南水乡画派是中国山水画在当代的生动表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从而为人们思考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进程乃至如何赓续 [详细...]
    1. 水色沉吟凝重 笔墨华滋拙朴——观画家杜诚画作
    2. 双桃图(中国画) 杜诚   画家杜诚,今年已89岁,来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徽州太平永丰东松岭。幼年时,在私塾启蒙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他对诗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后来机缘巧合,选择了从政之路,但工作之余,杜诚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早年在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成为吴玉章得意门生之前,杜诚学的是师范类专业,对音、体、美均有一定的基础。几十年来,他从未中断过书法练习与临帖摹画。退休后,杜诚更是将精力投入到读书及绘画创作中,学而不倦,不断探索创新。   在我眼里,他是位仁者,爱才惜才,有一颗包容之心,胸襟坦荡。我曾多次、多方面受益于他的帮助和学术指导 [详细...]
    1. 描绘家乡新变化 表达幸福新生活
    2. 描绘家乡新变化 表达幸福新生活   ——2025年“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美术创作展示活动亮相北京   春节前夕,北京首开通州万象汇里热闹非凡,在精彩的舞狮民俗表演中,2025年“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美术创作展示活动通州主展区在这里启幕。喜庆的活动现场瞬间点燃新春氛围,随着一段新年画AI创意展示视频的亮相,观众仿佛置身于年画里的世界,“体验”传统年画里的热闹新年。用AI技术展示的新年画一方面体现出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带来的魅力,也体现出用新技术所带来的新时代创新活力。   这场由中央宣传部文明实践局、文化和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19(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