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透明的边界:王刚水彩艺术作品展”将于天津开展
    2. 王刚,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天津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NWS美国全美水彩协会会员,美国密苏里水彩画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天津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画专业委员会会长,天津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员会理事,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画师,民进天津开明画院理事,写生中国天津分部主席。 透明的边界:王刚水彩艺术作品展 开幕式时间:2025年10月17日上午9:30分 展览时间:2025年10月17日至2025年10月31日 [详细...]
    1. “叠城——倪蓓蓓作品展”将在上海开展
    2. 很奇怪,一看到“叠城”这个词,脑子里冒出来的居然是这两句诗:“身无彩凤双飞翼”,“为有源头活水来”,没错,它们没有分开,而是连在一起跳出来的。 也挺好。这两个名(半)句放在一起居然也没啥突兀的感觉,意象、韵律、内容指称也都能衔接得上,有那么个瞬间,我恍惚中差点想不起李商隐、朱熹这两位原作者了。 倪蓓蓓是个色彩丰富的艺术家。显然我不是单纯地说她画面色彩丰富,而是说构成她“艺术、生活”的块面多样、层次丰富。这两年来她将工作室安置在南京、上海两地,且在某个“养养身阶段”,又成了一名“观鸟者”——用我非常不专业的话说是“看鸟的”。 [详细...]
    1. “京华织锦 华彩交融”天津黄南非遗联展在京开幕
    2. “京华织锦 华彩交融”天津黄南非遗联展展览现场 10月13日,由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天津市援青指挥部联合主办,黄南州文体旅游广电局、黄南州非遗保护协会承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燕京八绝专业委员会支持的“京华织锦 华彩交融”天津黄南非遗联展在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朝阳馆)开幕。本次展览精选了来自青海黄南及天津的30余幅唐卡和年画佳作进行展出,作品以鲜活灵动的笔触传递着非遗匠人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与传承,是京、津、青三地文化交流的生动写照。展览将持续至10月15日。 开展仪式上,青海省工艺美术大师、黄南州非遗协会理事夏吾尖措,北京工艺美术大师 [详细...]
    1. 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亮相武汉 观器物之美 品长江之韵
    2.   春秋时期青铜神兽(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从玉之温润,到瓷之典雅,从漆之明艳,到金之璀璨……长江文明,源远流长;器物之美,震撼人心。   9月下旬,“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在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开展。作为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的重要展览,来自湖北、湖南、浙江、江苏、四川、重庆等9省市30多家文博单位的160件(套)文物精品汇聚于此,集中展现了长江文明的美学风格及其发展流变的历史脉络。   展览按玉器、漆木器、青铜器、金银 [详细...]
    1. 领略马面裙的古韵今风
    2. 部分展品。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供图   走进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裙裳华彩:马面裙的古韵今风”展览,一件件色彩斑斓、刺绣精致的马面裙,生动展现了东方美学的魅力。   马面裙是中国传统服饰中极具代表性的裙装,其历史悠久,外形独特,工艺精湛,蕴含着美用一体、以文载道的人文思想。近年来,马面裙备受时尚界追捧,当代设计师以传统马面裙为灵感进行创新设计,续写了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璀璨新篇。   此次展览以马面裙的美学演变为脉络,序篇讲述了马面裙的形制起源,继而通 [详细...]
    1. 汉陵珍品在京展出
    2. 展厅一角。  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日前,由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文景之治——帝陵深处的盛世图景”特展亮相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   展览以汉景帝阳陵、汉文帝霸陵考古研究成果为主要展示对象,精选184套(253件)珍贵文物,通过汉家陵阙、治国之道、盛世华章三部分,探寻帝陵蕴藏的文化内涵,解析文景时期国家治理智慧,展现西汉盛世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就。   “汉家陵阙”部分以汉景帝阳陵 [详细...]
    1. 墨西哥大神庙博物馆馆长 守护历史文物的她
    2.   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历史中心,熙熙攘攘的街区中,静立着墨西哥城前身、阿兹特克帝国古都特诺奇蒂特兰城的重要遗址“大神庙”。它见证了数百年来的历史流转,也承载着当代人对文明记忆的守护。   2015年,时年37岁的帕特丽夏·莱德斯马·布尚成为大神庙博物馆首位女性馆长。自那时起,她便十年如一日地在此坚守,推动博物馆不断发展。如今,这位女考古学家已成为当地守望文明的中坚力量。   莱德斯马自小就痴迷考古,好奇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她告诉记者,自己8岁游历墨西哥玛雅遗址帕伦克古城时,望着寂静宫殿内的摆设,脑中不禁浮现出数千年前人们在此的生活场景。“那一刻,我对自己说,我要当考古学家”。   在家人支持下,一次次的博物馆与考古遗址之旅让莱德斯马不断开拓视野,逐步培养了考古所需的阅读技能和 [详细...]
    1. “台湾光复与南海诸岛收复主题展”在南京大学举行
    2. 13日,由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图书馆共同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台湾光复与南海诸岛收复主题展”在南京大学举行,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揭幕仪式并参观主题展和特藏馆。 在主题展揭幕仪式上,南京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李斌回顾了南大教育救国、文化抗战的光辉历史,介绍了展陈主旨和重要意义。他表示,南京大学将进一步发挥多学科协同创新优势,致力于构建中国自主的南海知识体系,以前沿研究支撑维权话语,以数字技术创新资源利用,以主题展览引导公众认知,为服务国家经略南海的重大战略需求提供更加坚实的学理支撑、技术保障与舆论支持。 本次展览依托南京大学图书馆南海特藏分馆丰富的文献、史料、影像等资料制作,分晚清巨变、沧海遗殇、胜利曙光、重光山河、海疆永靖等五个部分,由120块展 [详细...]
    1. 怀着赤子之心“满世界寻找敦煌”
    2. 人物素描:卢重光绘   借助《满世界寻找敦煌》一书的撰写,我得以回顾40多年来中国敦煌学的历程,包括敦煌学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敦煌学中的国际交往、中国敦煌学研究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敦煌文物回归之路的思考。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也始终贯穿《满世界寻找敦煌》这本通俗读物的许多篇章。 回望八十年代的爱国情怀   我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那个时候,国门逐渐打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 [详细...]
    1. 2025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宣传活动启动
    2. 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中华全国总工会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日联合启动2025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宣传活动。据了解,活动将于2025年年底在甘肃省举办发布仪式,现场揭晓10名2025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及40名提名人选,并择期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 活动分推荐、初选、评审、发布四个阶段进行。为确保权威性和专业性,活动组委会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著名劳模和资深媒体人士负责评审工作。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坚持优中选优,推荐人选须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且具备国家和行业顶尖技能水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事迹感人,一般具有省部级以上荣誉基础,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声誉。 2018年,全总和中央广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64(s)   5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