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无人之境——田卫平绘画作品展”将在岭南美术馆开展
    2. 岭南美术馆上新在即。2025年7月1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学术支持,中国油画学会、北京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中国油画》杂志社、岭南美术馆、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老美术家艺委会、黑龙江省油画学会主办的“无人之境——田卫平绘画作品展”将在岭南美术馆(一层综合展厅A1、A2)拉开帷幕。 黑土地的行吟者 田卫平是一九七九级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的学生,在校期间即因其课堂作业所显示的新颖性为袁运甫先生关注,我迄今仍记得他所做的一幅漆画,作为优秀作品为学校收藏。 时间过得真快,转瞬间四十一年过去 [详细...]
    1. 暑期,去博物馆“充电”
    2. 观众在广东省博物馆参观“熠熠其辉:夏商周礼乐文化展” 许建梅 摄 暑期来临,各地文博场馆依托丰厚的文化积淀,推出主题多样的展览、开展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并以数字化手段、沉浸式体验,吸引大家走进博物馆,领略厚重的中华文明,开启一场场在文博场馆的“充电”之旅。 推出精彩纷呈的展陈 在这个暑期,北京各文博场馆推出多种主题的展览。7月9日,“礼乐教化——北京孔庙祀典文化展”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开展。展览以“礼乐教化”为主题,通过“虔奉先师——祭孔历史沿革”“礼备乐和——祭孔祀典制度”“济济多士 [详细...]
    1.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物保护研究取得新进展
    2. 近日,由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联合复旦大学共同开展的广西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项目“广西石灰岩质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该项研究聚焦左江花山岩画的表层结构特性与颜料层的微观病害机制。项目团队综合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显微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技术,对岩画样品表层微观结构进行了深入解析。研究发现,花山岩画的表层为硫酸钙层、颜料层和岩石层的三层复合结构,其中,硫酸钙部分嵌入颜料层中,难以采用一般方式去除,且其分布表明硫元素主要来源于外部环境。X射线衍射分析揭示了硫酸钙盐的相变在岩画劣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该研究从微观结构角度为岩画表层病害机理的阐释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岩画类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骆越文明的无字史书,岩画 [详细...]
    1. 飞虎队抗战记忆与和平守望特展在京开幕
    2. “螺旋桨切割云层的声音——飞虎队抗战记忆与和平守望特展”现场。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供图   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昆明市博物馆、昆明市侨联、昆明市档案馆共同主办的“螺旋桨切割云层的声音——飞虎队抗战记忆与和平守望特展”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中国侨联、北京市侨联、飞虎队后裔、抗日英烈后裔、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在京归侨联谊会代表等百余人出席开幕式。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 [详细...]
    1. 从书法风格略议“昆仑石刻”
    2.    【学术争鸣】   近日,“昆仑石刻”在学术界引发强烈反响,围绕石刻真伪,众多专家从文本内容、凿刻工艺、历史背景等方面展开了考证与辩论,观点纷呈。该石刻若确属秦代,其文字为篆书,对书法史而言同样意义非凡,近期书法界已展开激烈争论。书法从业者可凭借自身对书法艺术风格的感知与理解,在宏观上提供一种感性思考,作为判断依据。但如果过分地进行微观分析,势必会在一些细枝末节上越陷越深,偏离主旨。这个主旨就是——“昆仑石刻”的真伪问题需要多学科综合研判,而书法这一环并不能一锤定音。 释文与书风   “昆仑石刻”的很大争议在 [详细...]
    1. 书风与场合:“昆仑石刻”的破绽
    2.    【学术争鸣】   “昆仑石刻”争鸣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石刻的真伪,从书法风格的角度分析,我认为“昆仑石刻”的根本破绽在于其章法没有纵横界格,其书风不能与其使用场合应有的庄严、郑重、典雅相符合。它恐怕是混用了秦石刻、秦诏版、秦简、秦印、东汉《袁安碑》或近代篆书的一件伪刻,甚至是作伪者的一个恶作剧。 书风与场合不符   对“昆仑石刻”,刘钊先生撰文认为:“抛开其他,先从文字看,我觉得‘昆仑石刻’的文字时代特征明显,风格统一,看不出什么破绽。”我以为,这个观点很可能混淆了文字学意义上的秦代文字风格和书法学意义上的秦代 [详细...]
    1. 文物昭昭印同心 故宫博物院藏康雍乾时期新疆文物展开幕
    2. 乾隆款白玉宝相花盖碗。本报记者靳昊摄/光明图片    【带你一起看大展】   清代康雍乾三朝是我国历史上边疆治理的重要阶段。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大量与新疆紧密相关的文物,包括书画、玉器、武备、织绣、图书等,尤以康雍乾三朝数量最多。7月8日,“故土新归:故宫博物院藏康雍乾时期的新疆文物展”在新疆博物馆“故宫厅”开幕。185件文物精品呈现出一幅天山南北各民族人民守望相助、手足相亲,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画卷。 山河一 [详细...]
    1. “观天下·坤舆万国全图”VR沉浸展开展
    2. 新华社记者李博 摄   7月10日,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坤舆万国全图”VR大空间沉浸展正式开展。展览以南京博物院明代中文版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为主线,通过720°全景沉浸式、4K超清画质、大空间交互的VR数字形式,故事化、视觉化、沉浸式呈现明代历史背景下的水韵江苏、中西交流,吸引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图为观众在南京博物院观看展览的球形视频介绍。 [详细...]
    1. 古代录取通知书漫谈
    2. 光绪二十年恩科状元张謇“捷报”中写有“报录人”。图片由作者提供    【谈文绎史】     隋末唐初,科举考试尚未形成定制,当时通知进士及第的“榜帖”“捷报”(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形式多种多样。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泥金帖子”可谓我国古代最早的录取通知书。北宋张元干《喜迁莺慢》中的“帖报泥金”,南宋诗人杨万里《送族弟子西赴省》中的“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 [详细...]
    1. 河南省花鸟画精品展在洛阳开幕
    2.   展览现场 本报记者 王岗飞 摄   6月29日,“繁花满天彩绘中原庆‘七一’河南省花鸟画精品展”在洛阳美术馆开幕。   展览汇聚河南众多花鸟画家的80余件精品力作,展示了花鸟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中原画风”的深厚底蕴,基本反映了当前河南花鸟画创作的水准。这些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各异,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时代精神的礼赞,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书画院副院长徐立新介绍,展出的作品是河南老中青三代花鸟画家的精品佳构,其中有春天的百花、夏天的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88(s)   4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