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穷困的任七
    2.   画画写字的人自古以来都是穷的,戏曲里表现读书人穷困,一般都是让其在街头卖字画。当然,其中也有发迹者。古人有靠写字画画做了官的,但这是金字塔的尖端,构成金字塔基座的则是众多穷困的无名之辈。这些人不但穷,而且比一般人更穷,因为他们还带点“酸味”。一般劳力者穷,卖烤白薯之类的事都可以干,而作为劳心者的画画写字者,肚里有半瓶子墨水,秉持“矜持”,不想失体面。齐白石的《毕卓盗酒》题曰:“宰相归田,囊底无钱,宁肯为盗,不肯伤廉。”字画不能换钱,可怜书画雅癖又改不了,又要费去许多纸墨钱,于是愈加穷困。   我想起一个叫任七的人。他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家里本是大户, [详细...]
    1. 和周彦生聊牡丹
    2.   周彦生 《富贵凝香》 65cm×65cm 纸本设色 1999年   岁月如花,每当家里应季的花开时,我都会兴奋地打电话和周老分享她们的美丽,趣谈养护的方法。两个跨越年龄、相隔万里的忘年之交,彼时都会静下心来,为花而聊到一个忘了画画,一个忘了持家。   聊到牡丹,历史上关于她的美和典故就不必我再赘述了,更何况在爱牡丹如爱美人的周老面前。他那十几亩地的私家牡丹园,足够让我们在花开之际,尽享牡丹的娇艳饱满、色彩纷繁之美。姚黄、魏紫、赵粉……这些根据姓氏命名的牡丹红的似火,白的似雪,黄的赛金,姿态万千,令 [详细...]
    1. 艺术与自然——艺术让人诗意地栖居在大自然
    2.   自然万物作为人类文明的依托和想象力的源泉,自古以来便是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从中国山水画的留白写意到西方风景画对自然之美的礼赞,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用各自的艺术语言诠释自然。近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展现出新形态,资源问题成为全球性议题。艺术作为情感表达与哲学思考的媒介,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从中西方绘画创作的角度切入,探讨艺术如何呈现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分析绘画作品如何引发生态思考,并展望当代艺术在促进环境保护和文化交流中的可能性。笔者通过分析传统艺术的哲学内涵、经典作品以及现代艺术的生态创新,揭示艺术与自然的深刻文化关联,以期唤起公众意识,倡导对自然资源的珍视与可持续利用。   艺术中的自然: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共通之美 [详细...]
    1. 毛焰油画色调中的传统与现代——从古典灰调中探索色彩的精神隐喻
    2. 毛焰 《托马斯肖像No.1》 布面油画   75cm×114cm 2011年   【摘要】毛焰是中国当代油画家,出生于湖南湘潭,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毛焰的油画以古典灰调为载体,构建了一条贯通传统色调与现代精神的独特路径,为当代社会的情感表达开拓了新的艺术维度。毛焰的作品重新发现了色调的精神意味,也为现代油画色调的精神价值提供了重要范式。本文通过图像分析法、技术溯源与观念解释,揭示古典灰调在当代油画中的转化,并进一步分析毛焰油画色调中蕴含的现代精神。   【关键词】毛焰;灰色调;精神隐喻   (一)西方古典灰调的溯 [详细...]
    1. 纪念黄胄诞辰100周年,动画艺术短片《黄土坡》研讨会在京举行
    2. 7月9日,由孙立军执导的动画艺术短片《黄土坡》在北京举行了作品研讨会,多位文艺理论家、影视研究学者观看了短片并深度探讨。他们认为,该片通过对传统的坚守和创新探索,为中国动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也是对黄胄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最好纪念。 作品精准捕捉黄胄绘画精髓 一直以来,中国动画学派以其独有的民族文化底蕴和艺术风格,在世界动画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从早期汲取民间艺术、传统绘画等养分创作出的《大闹画室》,到运用水墨技法开创世界动画新形式的《小蝌蚪找妈妈》,再到承载中国神话传说、以独特美术风格惊艳世界的《大闹天宫》, [详细...]
    1. 徐青峰“油画与丹青的双向奔赴与超越”主题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
    2. 7月8日上午,徐青峰“油画与丹青的双向奔赴与超越”主题学术研讨会在山东艺术学院文东校区小礼堂举行。本次研讨会聚焦中西绘画的融合创新及徐青峰作品的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汇聚了众多美术界专家学者共探艺术发展新路径。研讨会由山东艺术学院和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和山东省美协理论艺委会承办。 专家们围绕中西绘画“双向奔赴与超越”的创新思维和路径、国际话语体系建构,美学层境和意境的融合与超越,“泰山”主题绘画作品的当代价值和意义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徐青峰及其团队以写意的诗性精神、写实的精湛技巧创作出的两幅“国泰民安”主题作品,集中西美学、泰 [详细...]
    1. “书山问渠——赵彦国书印展”将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2. 作为当代中青年书法博士的代表人物,赵彦国以其学术之严谨、艺术之敏锐,溯本追源,书文相生,不断推动书法的古韵新声在当下文脉薪传!他精研书史及书学理论,于中国历代文人书法中探赜索隐、钩沉致远,以坚实学术支撑起了其创作根基。他的书法以“文气为书法最大底气”为美学核心,主张“诗书养气”,重在精神气韵的表达,常以传统文学经典美文诗赋、名句箴言等为载体,又多以自作诗词随笔,与古通息、以文养书,彰显了时代精神;呈现出“文气”底色、“雅正”格局、“自然”质感。 此次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展共展出赵彦国近年来书法篆刻作品三十余件,既有温文尔雅的行书经典美文之作,又有洋洋洒洒的行草书苏 [详细...]
    1. “工写之间——贾广健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展
    2. 前 言 好时留作闲看花 人生六十载,问学求艺五十年。面对中国艺术之博大精深,更感六十始知己无知! 仰望中华艺术之高峰还想为之增一块砖添一片瓦,为毕生所求矣!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白驹过隙,我从天津到北京,来到中国国家画院也整整十七年了!我是在2006年底中国画研究院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之后引进的第一位画家。我深知这对一个从事中国画创作者是多么重要,也深感当时的前辈先贤对我的提携与认可,这样的 [详细...]
    1. “境象——冯东东中国画小品展”将在天水美术馆展出
    2. 冯东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重庆市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工笔画学会副会长,重庆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文化儿童艺术促进会文化发展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艺术中心美术组主任,中国美协十届美代会代表。 作品参加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和新中国美术家系列作品展,多次在全国和省市级展览获奖,并有学术论文及作品发表于《读书》、《美术观察》、《美术》、《中国书画》、《光明日报》等学术期刊和报刊。 [详细...]
    1. “爱丽丝与兔子洞——李骏逸水墨个展”将在北京开幕
    2. 骏逸的情感画记 用艺术创作的方式来寻找自我,是骏逸最终走上绘画道路的深层原因。她有着娟秀的面庞,却带着一种内心深处的倔强,不管是小时候执意要自己修改父亲取的名字,还是到高中时放弃高分重新走上绘画的道路,她从不是按别人的期望来选择,而是遵从内心,恣意生长。 水墨因此成为她的称手工具。她不拘泥于父亲与导师的笔墨技法,艺术观念则来自契合她天性的民间艺术、朴素绘画,再调和一些夏加尔的幻想与忧郁,并下意识地在色彩中融入自己对墨色的理解,也由此,她走的是一条自己的艺术之路:当别人只在练习基本功时,她却我行我素,毫不顾及别人的眼光,只是挥动画笔,做灵魂漫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217(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