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综合类院校的动画教育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
    2. 《济公之降龙降世》 刘志江、乔彧联合执导,浙江天台和合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浙江睿宸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郝昕担任影片监制。影片获得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提名奖、第10届浙江电影凤凰奖优秀动画片大奖、2022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周“金鹤奖”最佳动画片大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等。 浙江工商大学的动画专业始于2001年,是杭州最早开设动画本科的高校之一。面对技术迭代与产业需求变化,该专业于近年转型为数字媒体艺术方向。在2023年发布的培养方案中,60%以上的课程融合了AI学习。 [详细...]
    1. 杭州动漫教育及发展一定是和AI“强强联合”
    2. 蔡志超 《哪吒之魔童闹海》 概念设计   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互动媒体与游戏系教师、国潮艺术研究院艺术总监蔡智超参与了《哪吒之魔童闹海》概念设计的制作。本期记者通过专访深入了解动漫电影背后孵化的故事、他对当下动画教育的感悟以及对动画人的建议良言。   美术报:您作为动画导演和制片深度参与了多部优秀动画电影的制作如《深海》《大鱼海棠2》《小倩》等,您认为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参与《哪吒2》是什么体验?   蔡智超:我最初参与的项目很多是光线传媒出品的动画电影。我作为概念设计和艺术顾问的身份参与这些电影,每一部的创作难点 [详细...]
    1. 景泰蓝精品亮相瓷都景德镇 南北非遗技艺共精彩
    2. 展览现场。 主办方供图 “皇家非遗景泰蓝·千年瓷都行”活动日前在江西景德镇陶博城启幕,现场展出100件精选作品,既有大师精品,亦有生活雅器。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强调了景泰蓝的两个重要转变:一是从过去深锁宫墙、仅供皇家御用的尊贵象征,到如今走进民众生活,并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迈向国际舞台,展现出景泰蓝的全球影响力;二是销售模式的革新,从传统模式转变为线上直播,为景泰蓝的传播与销售开辟了全新的天地,极大拓宽了受众范围。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徐岚指出,非 [详细...]
    1. “流金岁月——杜仲增从艺70年书画印作品回顾展”将开展
    2. 展出作品 摄影 耿花香 为系统梳理当代书画篆刻大家杜仲增先生七十载艺术成就,由浙商银行(山东)美术馆、山东文博书画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流金岁月》——杜仲增从艺70年书画印作品回顾展,将于2025年3月15日上午10时在浙商银行(山东)美术馆启幕。展览将展出杜仲增先生不同时期的精品力作百余件,其中包含两幅十余米的鸿篇巨制,全面展现其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艺术求索轨迹。 本次展览以学术性梳理为特色,通过书法、国画(山水/花鸟)、篆刻、写生创作主题四大板块,系统呈现杜仲增先生"诗书画印"四绝合璧的艺术造诣。展品时间跨度逾六十载,既有早年精研传统的工 [详细...]
    1. “既要笔墨 又要现代——姜宝林现代笔墨艺术研究展”将在上海开展
    2. 自辛亥革命以来,从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李可染、关良等,到时代呼唤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构建中国式的现代美探索,我们一步步地前行。面对前辈们的宝贵探索经验,姜宝林提出中国式现代美的解决方案——“既要笔墨,又要现代”,这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实践探索的结晶。姜先生一方面坚守笔墨质量,传承了传统文人画的静穆、清雅等审美精神。另一方面,在现代形式方面,姜先生借鉴木版年画、农民美术、外来艺术等,以兼容并包的态度吸收文人画以外的所有营养,坚持有感而发,画自己对生活的切实感受,从而打破了传统文人画的构图模式。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追求“很中国、很世界,很传统、很现代”。在展览作品中,我们会看到姜先生对 [详细...]
    1. 审美现代性的追求——孙博文的水墨之路
    2. 孙博文 山水四条屏 500cmX144cm 2000年 20世纪伊始,在社会变迁与多种艺术思潮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水墨走向了新的变革之路,林林总总,此起彼伏。从发展路径与艺术追求来看,主要有三个面向:1.强调立足本土,回溯传统,继承文人画的衣钵,捍卫东方文化的古典美学趣味;2.在东西文化的参照与互鉴中,倡导调和东西,从语言到风格,进行系统的现代性建设。3.推崇改良,在传统水墨的语言体系上,借助学院的造型语言,关注时代,关注现实,形成了中国早期的现实主义传统。新中国成立之后,水墨艺术承载了新的任务,完成国家文化身份的建构,以及承担艺术民族化与大众化的使 [详细...]
    1. 在同一实景面前主动写生会有无限可能
    2. 愚园写生之十一 180cmx98cm 纸本水墨 2023 对我来说,2023年5月南京愚园系列写生特别有意义,那是我10年前就开始酝酿的一个研究课题,我一贯秉持“写生就是创作”的信念,一直想尝试面对同一处实景连续写生,不移动角度,只变换语言,体验一景多用,举一反N的创作感觉,以此探索我的笔墨语言在园林实景美感的持续压力下,如何不断挖掘自身视觉感受潜能,如何不断突破笔墨固有样式束缚,如何不断焕发写意造型语言表现活力。此番首次尝试一景多幅写生,我面对愚园延青阁连续画了23幅,其中22幅为六尺整张竖式,1幅为四尺整张竖式。整个写生过程我都保持着全神贯注的状态,画每一幅 [详细...]
    1. “沉默的喧嚣——戴平均油画展”将在广州开展
    2. 由SILIAN GALLERY (英国伦敦)主办的《沉默的喧嚣》戴平均油画展,旨在捕捉现代人在喧嚣与沉默、放纵与克制之间的微妙平衡。通过精湛的笔触与丰富的色彩,揭示了人类对自由与超越的永恒渴望。 展览中的作品既是对传统的延续,也是对当下的回应。它促使我们思考: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我们如何找到内心的宁静?在醉意与清醒之间,我们如何平衡现实与梦想?或许答案并不在言语中,而是隐藏在戴平均的画笔之下——在沉思的静默与表达的狂热之间,在醉意中揭露更深沉的清醒。 沉默的喧嚣——戴平均油画展 展览开幕式 [详细...]
    1. 通过体悟来传达画面的生动境界,领悟宇宙的生机气象
    2. 冬寂 150×180cm 2016年 写生是对着景物进行描绘,是西方人学习绘画的必经之路,通过写生来捕捉大自然的色彩变化及造型的表现。现今我们的艺术院校同样用写生来培养艺术人才,写生自然也成了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且造就一代代出色的画家。而新时期的中国艺术家受国际艺术的影响,步入了一个更加繁荣多元化的时代,画坛上流派纷呈,在观念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些画面注重了符号化的复制,缺乏画面的鲜活亲切感,久之造成了画面的概念空洞,困扰了画家在情感上的真实表现。因此,一些艺术家认识到了写生的重要性,纷纷背起了久违的画箱,向大自然求师,寻找着各自画面的可信感情。 [详细...]
    1. “乙巳墨象——当代中国画笔墨语言探索展”将在京开展
    2. 中国画以笔墨为魂,千年传承中凝结着东方哲思与审美智慧。从石涛“一画论”到黄宾虹“五笔七墨”,可以看出笔墨既是技法体系,更是心性之道的延伸。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今天,中国画如何既承古法之精微,又破时代之藩篱?如何在“守”与“变”中构建当代语言?这是本次展览的核心追问。 本次展览邀请当代实力派中国画名家,以多元实践回应这一命题:或于山水、人物、花鸟中注入现代审美意趣,重构传统程式;或以水墨与综合材料、数字技术跨界对话,拓展媒介边界;或在抽象与具象的碰撞中,以枯笔焦墨隐喻生态议题,以氤氲水痕暗合信息时代的流动特质。这些作品共同诠释了“笔墨当代性”的丰富维度——它不仅是技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75(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