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300余件展品致敬经典!央美这场大展让您一饱眼福
    2. 3月2日,“传移模写: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临摹教学作品展”在中央美术学院展览馆盛大开幕,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打卡。 本次展览展出了300余件来自百年来的中国画临摹教学作品及相关创作,旨在挖掘“传移模写”古法在当代中国画创作研究和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教学中的学理价值与时代新意,并探讨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画认知体系的深厚内涵与积极意义。 展览分为“典范”“遗产”“精研”“变化”四个单元,各展览板块之间相互关联,组成了系统性的中国画临摹教学体系。 据了解,此展览将展至2025年4月16日。 [详细...]
    1. “栖居在诗意的土地——李洋油画风景作品展”在山东开展
    2. 李洋,男,满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油画第一工作室教师,韩国牧园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3月出生于山东莱芜,2004年从肥城一中考入山东艺术学院,201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油画专业获硕士学位,师从王力克先生。2017年参加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全国油画肖像画高端人才培养项目”研修班。第十三届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油画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济南市青年美协油画艺委会秘书长,山东美术馆馆聘艺术家。 展览名称:栖居在诗意的土地——李洋油画风 [详细...]
    1. “故园·别处——罗敏&邢丹文双个展”将在成都开展
    2. 展览前言 源来处·万象生 艺术的根系,总在泥土深处延伸,而枝叶终将指向天空的无限。 本次展览邀请了两位出色的女性艺术家罗敏、邢丹文,以两位艺术家的创作为经纬,探讨女性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和身份认同的议题。这是一场关于“归处”与“远行”的对话,“故园”与“别处”看似遥相对望,实则共享同一片精神的疆域——那里有生命经验的根系,也有观念生长的裂变,有对存在的凝视,也有对永恒的叩问。 故园——罗敏的画里诗 罗敏笔下的“故园 [详细...]
    1. 金扣白玉腰带:每一处,都是千年匠心的沉淀
    2. 金扣白玉腰带 吉林省博物院供图 这是一件穿越千年后仍闪耀着熠熠光辉的珍贵文物。金扣白玉腰带,1958年出土于扶余县更新公社西山屯一座金代墓葬中,是吉林省首次发现的金代玉质腰带珍贵文物。它的出土为研究金代官制、服饰以及金代的金、玉器制造工艺,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这条玉带通长138厘米,包括金扣1件、玉铊尾1件、玉銙18件,玉銙形状分为扁长方形和扁平桃形两种,均为白玉制成。带上有一装饰品,是两只黄金圆帽中间夹着一只海螺。玉带上有忍冬草花纹和卷云纹,下面衬有珍珠纹,图案精美,工艺考究。 白玉 [详细...]
    1. 大庆市博物馆:不仅有猛犸象、披毛犀化石
    2. 观众参观大庆市博物馆 受访者供图 3月3日,来自江苏扬州的游客胡先生刚一踏进黑龙江省大庆市博物馆,就被序厅猛犸象、披毛犀、东北野牛三座巨型铜雕塑吸引,马上拍照、录视频发朋友圈,并留言“叹为观止”。 大庆市博物馆是国内首家集东北第四纪古环境、古动物和古人类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收藏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化石种属最全、数量最多、品质最好的博物馆之一,填补了国内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系统收藏的空白。这里拥有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同一个体最大且保存最为完整的猛犸象化石骨架等10余万件藏品,打造了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 [详细...]
    1. 70余家文博单位齐聚四川交流 ​陈列展览如何高质量发展
    2. 秘鲁观众参观“太阳之光:古蜀文明与印加文明互鉴展”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供图 在“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趋势下,面对时代和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博物馆该如何推动陈列展览高质量发展?近日,由四川省博物馆学会陈列展览专委会、遂宁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主办,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遂宁市博物馆和大英县汉陶博物馆共同承办的四川省博物馆学会陈列展览专委会2025年“新语境下的陈列展览与地域文化表达”学术交流活动在四川遂宁举办。活动现场,来自省内外的70余家文博单位、120余名行业代表,围绕交流主题,共同探讨陈列展览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详细...]
    1. 美国向我国返还41件文物艺术品
    2. 当地时间3月3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在美国纽约曼哈顿检察官办公室接收其向我国返还的41件文物艺术品。 据悉,此次返还的41件文物艺术品包括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建筑构件、木雕造像、石雕造像、铜造像等,种类丰富,材质多样,时代跨度大,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该批文物艺术品2024年11月由美国纽约曼哈顿检察官办公室缴获,中国国家文物局获悉消息后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开展核查等相关工作,与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密切协作,在美方职能部门配合下,成功实现文物艺术品回归。在纽约接收该批文物艺术品后,中国国家文物局将适时安排回运,并统筹开展后续的宣传展示工作。 2009年1月14日,中美两国首次签署防止中国文物非法入境美国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以来,已合作成功实现20批次594件(套)流失美国的文物艺术品回归中国。 [详细...]
    1. 推动中国美术理论建设——“全国美术论坛·广州”启幕
    2. 广东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近代革命的策源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以及近现代美术变革的先锋地。从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笔墨革命,到当代美术家推动传统与科技的创新融合,广东美术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勇立时代潮头,既传承着岭南文脉的独特气质,又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拓展新境界。3月1日至2日,由中国美协、广东省文联主办,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广东省美协、广东美术馆承办的“全国美术论坛·广州”在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举行。 全国美术论坛旨在进一步构建完善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充分发挥美术理论、评论在引领创作方向、催生艺术精品、提升全民审美素养、塑造时代风尚中的重要作用。本届论坛致力于拓展新时代中国美术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加强当代美术理论建设和对艺术创作的推动与指导力度,从而发掘和培育一批美术理论与评论人才。论坛得到了全国广大专家 [详细...]
    1.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陈列” 以完整面貌亮相
    2. “古代中国艺术”陈列首次展出 ——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陈列” 以完整面貌亮相   作为国家重点美术馆之一,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秉承“兼容并蓄,继古开今”的学术理念,在当代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以及艺术品收藏方面皆鼎力践行,致力于建构特有的美术史叙事。即日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陈列——古代中国艺术”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此陈列作为馆藏陈列的第二部分,展出藏品217件,第一部分“现代中国美术”已于2024年7月开展,展出藏品247件;至此“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陈列”以完整面貌亮相。   20世纪50年代 [详细...]
    1. 达斯塔尼·涅迪:雕刻女性的奇才
    2.   达斯塔尼·涅迪(Dastani Nyedi)是当代马孔德木雕杰出的艺术家,也是国际公认的非洲伟大艺术家之一,他于1940年出生于莫桑比克的德尔加杜角地区,2005年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去世,享年65岁。   达斯塔尼·涅迪一生创作作品数千件,以雕刻女性为主体,擅长以流线型表现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21世纪初,他开创了当代马孔德木雕艺术印象主义的新流派。达斯塔尼曾多次应邀赴多国参加展览,1997年5月,其大量作品在北京太庙举行的非洲工艺美术大展中展出,引起中国艺术界的关注,自此,达斯塔尼走进了中国人民的视野。   20世纪60年代初,达斯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57(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