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牧光计划·人类乌托邦”公共艺术展演 在保加利亚登场
    2. “牧光计划·人类乌托邦系列”保加利亚冰峰纪念碑作品展演现场 当地时间2月12日,在保加利亚冰峰纪念碑的苍茫雪域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靖的公共空间艺术创作计划“牧光计划”迎来了新篇章:“人类乌托邦”系列。这是继2022年的“牧光计划·敦煌”和2023年的“牧光计划·零丁洋”后,艺术家第三次以光为媒介、以游牧为方式,在全球不同人文自然空间进行实时的艺术创作。 在零下十几度的寒夜里,艺术家与这座历史遗迹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冰峰纪念碑现场白雪皑皑,银辉泻地,艺术家利用冰峰纪念碑独特的建筑结构,让光影与穹顶和墙壁交织,建筑本身的破败 [详细...]
    1. “古道放歌——巫卫东画展”亮相郑州
    2. 巫卫东 暮秋 180×97cm 2018年 由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甘肃省美术家协会、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郑州美术馆、兰州美术馆承办的“古道放歌——巫卫东画展”于2月22日起在郑州美术馆举办。 巫卫东出生于河南滑县,1990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兰州画院院长(兰州美术馆馆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主任。 他的艺术耕耘于西北大地,中原神韵与西北风骨植根于其艺术血脉之中。常年来,他行走于大漠长河、雪域雄关之间,以写生为径,将自 [详细...]
    1. “创造者的元年:李山与宋徽宗”展开幕
    2. “创造者的元年:李山与宋徽宗”展览开幕式暨“艺术、科学与文明”学术研讨会于2月15日在苏州霓美术馆举行。 李山,中国当代艺术家,生物艺术的开拓者。1942年出生于黑龙江兰西,1964年就读上海戏剧学院,1968年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设计专业毕业后留本院任教直至2002年退休。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开始从事当代艺术实践,历经多种创作风格的探索,他在1993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后将重心转向生物艺术领域,多年来以绘画、影像、手稿乃至植物活体等形式,全方位探讨有关生命法则和人类命运的深层议题。 上世纪90年代,李山制作了第一个生物艺术方案并开启了《阅读》,而今李山在他80岁开启的全新创作《苏美尔徊响》系列中,其首幅大型尺寸绘画正是在这座霓美术馆中展出,作为以古今艺术家作品跨时空对话的形式,将两位跨越千年的艺术家 [详细...]
    1. “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换新
    2. 北宋 赵佶 闰中秋月 35×44.5cm 故宫博物院藏 2月11日,由故宫博物院与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迎来第二期换展文物上新。两件故宫博物院典藏书画真迹——宋徽宗瘦金体代表作《赵佶楷书闰中秋月诗帖》及首次对外展出的《宋人摹卢鸿草堂十志图卷》,重磅亮相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 此次上新的展品《赵佶楷书闰中秋月诗帖》为宋徽宗赵佶所书赏月七律一首,作于大观四年(1110年),赵佶时年二十九岁。该帖以瘦金体写就,笔锋凌厉、纤挺筋劲、婉约秀逸、意趣盎然。全篇布局疏密有致,字距、行距疏朗通透,清雅之气扑面而来,与 [详细...]
    1. 墨林玉躞——明清浙籍名家书画特展(第二回)
    2. 赵之谦 海棠杏子图 2月16日,由浙江省书法研究会与西湖画会联合主办,湛园美术馆承办的“墨林玉躞——明清浙籍名家书画特展(第二回)”在杭州滨江区湛园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继去年12月22日开幕的“明清浙籍名家书画特展”第一回后,策划团队又更换全部展品之后的第二场“明清书画精品展”。 本次展览面向全国资深藏家共征集浙江籍名家书画作品40余件,汇聚了如明末葛徵奇、李因夫妇、汤焕、范骧、张学曾、祁豸佳等;清初如书法大家姜宸英、陈奕禧、查升等,“西泠八家”中的“五家”蒋仁、黄易、奚冈、陈鸿寿、钱松,以及清代金石学大家朱为弼、六舟、赵之谦、徐三庚、吴 [详细...]
    1. 艺智共生 ——艺术与科技融合塑造文化新生态
    2. 2月18日,伴随着梅溪湖艺术博物馆的盛大开馆,由湖南湘江新区宣传工作部、湘江集团指导,梅溪湖艺术博物馆与凤凰艺术联合主办的“艺智共生——艺术与科技融合塑造文化新生态”研讨会也在梅溪湖艺术博物馆召开。 世界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梅溪湖艺术博物馆是其在中国的唯一艺术馆建筑,这座华中地区首个以国际视野为核心的现当代艺术博物馆以其“四展齐开”的豪华阵容惊艳登场,同时也成为了一个文化与科技交汇、彼此思想碰撞的实验场。 在当前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艺术和科技的结合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次研讨会邀请近20名行业专家参与对谈,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科技赋能艺术创作,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出既具艺术价值又具有商业潜力的文化成果。 在研讨会的入口处,由凤凰艺术&陆 [详细...]
    1. “行中原 绘河山——全国美术名家河南采风创作活动学术邀请展”巡至洛阳
    2. 2月17日,由河南省文联、中共许昌市委宣传部、中共洛阳市委宣传部主办,河南省美协、许昌市文联、洛阳市文联承办,洛阳市美术家协会、洛阳美术馆(洛阳画院)、许昌市美协、许昌市文学和书画院、许昌塔文化博物馆协办的“行中原绘河山——全国美术名家河南采风创作活动学术邀请展”暨由河南省文联指导,河南省美协、洛阳市文联主办,洛阳市美协、洛阳美术馆(洛阳画院)承办的“首届河南省青年美术人才推介工程——青苗计划综合美术作品展”洛阳巡展在洛阳美术馆开幕。开幕式由河南省美协副主席、洛阳市美协主席张建京主持。 中国美协理事、河南省美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陈文利介绍道,此次洛阳巡展是继1月许昌展览之后的第二站。“青苗计划”是落实河南省委“十大战略”、推动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以及高质量的创作实践,深化“中原画风”“行走 [详细...]
    1. DeepSeek对美术史论研究的冲击
    2. 近期,DeepSeek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也成为微信朋友圈最闪亮的新事物。网友纷纷尝试与DeepSeek展开对话,并就对话的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毫无疑问,作为可以解决诸多问题的高阶AI工具,它带给世人的震撼是超出预料的。笔者以所从事的中国美术史论的专业研究为题,不断与基础版的DeepSeek对话,大致对其有了一定的认识。 博采众长的解读分析颇具优势 相较于个人的研究,DeepSeek最大的优势是多视角的综合例证分析与条分缕析地快速生成文本的能力。推测其先进之处的基础是整合了已有研究成果的各种资源,尤其是那些易为人关注的成果,包括艺术作品及其 [详细...]
    1. 摆脱模仿 硬核创新
    2. 春节前后,一家由多位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深科学家和工程师创立的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专注于实现AGI(通用人工智能)的中国科技公司及其有原创核心技术、旨在通过创新推动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落地的LLM(大语言模型英文名称的首写字母)的研发与应用成果——DeepSeek(深度求索)在美术设计与美术史论界引起了热烈的研讨与持续的应用。 通过我与美术设计界和美术史论界友人们的学术互动,关于DeepSeek在各自专业领域如何应用的问题,我们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DeepSeek的核心技术与产品支持中英文双语,在数学、代码等复杂推理任务中表现比较突出,目前它所具有的多模态能力只有部分模型可以整合图像、语音等不同模态输入。对中文古籍插图、书法等视觉艺术元素的识别能力还有待提升。当 [详细...]
    1. 艺术创作中的“神之右手”是否名副其实
    2. 前段时间DeepSeek(深度求索)引发美股剧烈动荡的消息不胫而走,之后便是火得一塌糊涂。作为一款本土AI产品DeepSeek的中文深度处理能力尤为出彩,被广泛应用于社交媒体平台中。科学通常被认为是理性的,而艺术则被认为是感性的,而AI的痛点正好就是它拥有最强大的数据算力但无法模拟人类最复杂和微妙的情感,那么它在艺术创作中又能扮演什么角色呢? 记者亲身体验了DeepSeek的功能,让其深度思考创作一幅画,它详细描述了一幅超现实图景并为其命名为《机械心脏与琥珀根系》(详情请扫描右版二维码),之后记者将其导入AI绘图工具大致还原了它的画作内容,我们必须承认它具有超凡的想象力和惊人的艺术天赋。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巨人” AI技术的飞速发展震感如此强烈,而艺术家对这个世界变化的感知又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16(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