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从诗书画印中 ​寻求更为开阔、立体的水墨空间
    2. 脆断的秩序(纸本水墨) 250×338厘米 2024年 刘进安 广东地区的水墨艺术以其沿海的区域属性形成了开放、包容的艺术文化氛围,这一背景为今日的当代水墨探索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从广东美术馆的研究视角来看,继往开来的当代水墨探索不仅是对传统水墨艺术的延续,更是对国际当代艺术语言的学习与融合。 日前,由广东美术馆主办的“第四届当代水墨空间:诗书画印——水墨的内景”展览开幕。本次展览以“诗书画印”为切入点,展出李津、李邦耀、刘进安、刘彦湖、丘挺、王天德、王璜生、王绍强、邬一名等11位艺术家的作品。展览试图突破传统水墨框架的局限,重新审视水墨艺术 [详细...]
    1. 《哪吒》:开辟东方美学新意境
    2. 2025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以破百亿票房的成绩刷新国漫纪录。这部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简称《哪吒1》)的续作,不仅延续了“打破命运”的核心命题,更在美术设计领域完成了一次系统性的美学革命。从角色造型到场景构建,从技术突破到美学呈现,该片用视觉语言构建起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东方奇幻世界。 角色设计传统符号的现代重构 在《哪吒2》的角色设计上,“传统元素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宛如一条鲜明的主线,贯穿于影片的每一处细节。相较于观众记忆中的哪吒故事,《哪吒2》对哪吒、敖丙、敖光以及无量仙翁等 [详细...]
    1. 以明丽之心写真意——司徒乔的装帧设计
    2.    【书衣之美】   提到司徒乔,人们首先想到的或许是他那幅抗战主题的经典油画之作《放下你的鞭子》。作为二十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司徒乔以毕生的精力、激越的情感和执着的信念,用手中画笔反映民生疾苦。但常被人们忽略的是,在绘画探索初期,司徒乔即受到鲁迅的影响和指引,进行了一系列书籍装帧设计。   1902年,司徒乔出生于广东开平,后辗转广州、北京、武汉、上海等地求学、工作,还曾赴法国留学,研习美术。   早年,司徒乔有机会为不少汉译文学著作设计封面。包括独幕剧集《白茶》以及《浮士德》《饥饿》等。苏联作家塞门诺夫的小 [详细...]
    1. 艺语箴言
    2. 梅州行之二(中国画)杜大恺。资料图片    我喜欢画农村,房屋是不能回避的。它与人最为亲近,体现了中国人认识自然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把它们移置于我的画面之中,使其呈现可观赏的、有情感的状态,是我特别在意的。农村是朴实的,我的画面中尽量维持这种朴实性。朴实是人生最为崇高的品质,也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杜大恺   杜大恺的绘画主题多源自他淳朴淡然的趣味。他善于从那些平凡的事物中去发现美感和情趣,如 [详细...]
    1. “清风徐来——徐青峰绘画作品展”在烟台美术博物馆开展
    2. 前 言 清风拂槛,墨韵生香。 烟台美术博物馆(烟台画院)隆重推出“名家邀请”系列之“清风徐来——徐青峰绘画作品展”。展览以徐青峰先生数十载艺术探索为脉络,通过油画与水墨的双重表达,呈现其作品中独有的清雅意蕴与深沉哲思,这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远行——在喧嚣尘世中,借艺术之清风,涤荡浮躁,回归本真。 徐青峰先生,身兼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等多重身份,是中国当代艺术界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深耕油画与水墨创作数十年,作品既扎根于传统文脉 [详细...]
    1. 人间烟火最朴质
    2. 有两把刷子 尹廷涛 当下中国画从业者似乎进入了一个异常尴尬的局面,好多人挤在图式单一的独木桥上踟蹰移步。那些千篇一律的牡丹荷花,和一成不变的山水庭阁,成了那些书画展览和画廊商品画的主流模式。好多画家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自己固有的图式,沉溺于这些单调的循环中不能自拔。 前几年在一个书画展览上,偶尔看到尹廷涛的画,浓重皴擦的山体背景中,间或出现一抹亮丽的纯色,或猩红或柠黄和湛蓝,让人眼前一亮。不但畅淋漓地表现了传统山水的况境,更使作品于浑实朴茂中散发出别样清奇的现代魅力。 后来又看到他画的一批生活场景的小画,那些锅碗瓢盆等日常 [详细...]
    1. “汲古开今——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将在京开展
    2. 纵览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关于传统与革新、继承与改良的思潮与论战纷起,中国画家不断地找寻国画未来的出路和方向,是镜鉴西方绘画还是继续叩问古老的中国画体系?时至今日,当代画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 中国画中的笔墨有相对稳定的法则和规范,这些法则和规范的建立有助于画家进入这个有无比探索空间的艺术世界。纵观画史,自开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穷究前贤血战古人,又能参合时代精神在艺术上自我演进。 本次展览以“汲古开今——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为名,邀请活跃在当代画坛的国画名家展示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创造,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重新研究笔墨风格的意义和价 [详细...]
    1. 温文儒雅·清新灵秀
    2. 福建画家郑雅风就是当下画坛辈出的新人里脱颖而出的佼佼者。郑雅风1974年生于福清市,自幼喜爱绘画,在并不顺畅的条件下努力学习,在杭州中国美院留下他学习、进修的足迹,从2000年代开始其作品不断地在全国性的画展上展出而逐渐被界内所认知,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美协会员、福建省画院专业画师,2011年中国画学会成立他被吸收为创会理事。作为从事工笔花鸟画的青年画家,在当代难以计数的青年画家群体中崭露头角且被看好,的确十分难得。 我国花鸟画历史相当悠久,在人物画十分成熟的唐代,花鸟画已逐渐独立成科。历史记载有唐太宗与侍臣泛游春苑,见有奇鸟“随波容与”,立招画家阎立本当场写生的 [详细...]
    1. 杨晓阳丨狼来了——AI时代美术的危机
    2. 《丝路生活之一 1》68cm×68cm 2022年 狼来了,狼真的来了——人工智能的突变、提升,尤其以《哪吒之魔童闹海》和“deepseek”两大事件,除震惊世界科技和票房出人意外,在观念冲突、争论得不可开交的美术范畴引起的,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中国人生活中翻天覆地的“地震” ,并未引起起码的关注。 对于艺术功能的认识,绝大部分人停留在“赏心悦目”层面,艺术的创新会冲击文化、影响哲学,以致改变治国理政,改变人类发展进程,在百姓观念中只是“狼来了-狼并未真来”。这是一个时代命题,是一个时代的节点,像工业革命、互联网、数字时代,是一个永不复返的 [详细...]
    1. 罗工柳、戴泽美育特别展在宁波展出
    2. 2月23日,由宁波市文化馆与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一生爱好是天然:罗工柳、戴泽艺术联展”美育特别展在宁波市文化馆开幕。此次展览以罗工柳、戴泽两位艺术家与宁波的连接为线索,涵盖速写、油画、水彩、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此次美育特别展分为“一生爱好是天然”“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和“艺术是温暖的”三个篇章,共展出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馆藏作品12件(套),戴泽艺术基金借展作品6件(套),艺术家年表、老照片、证书复制件若干,以及影像、雕塑、玩偶、装置若干,横跨两位艺术家在麦积山石窟勘察团、出国求学与考察、晚年日常等多个历史时期,生动描绘了社会发展变革的壮丽画卷,为观众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开幕当日,现场还举行了“NB过去与未来NB:宁波艺术生态漫谈”对谈活动。此外,“宁波艺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72(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