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尚辉 | 抗战主题美术创作何以代代接力
    2. 到前线去(版画 1932年) 胡一川 作 中国美术馆藏 以“人民必胜”为主题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展以来,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徜徉在展厅,通过一幅幅画面再度走进烽火硝烟的抗日战场,从作品中感受14年抗战的艰苦卓绝,感受抗日军民的气壮山河、感受血与火浇灌的民族精神。如果说艺术创作也是一种生产力,那么,抗战时期美术创作的呼唤、鼓舞和抗战作为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所折射的时代思想印迹,则不断雕刻了这个民族最宝贵的奋发图强精神,并为这个曾积贫积弱的国家的再度崛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详细...]
    1. 致敬先辈,传承精神——陈毅刚《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创作谈
    2.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 陈毅刚 建立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是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一环。1938年11月,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成立,处长为李克农。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成立以后,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直接领导下,做了大量联络掩护华南各地党组织、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广西的发展、领导桂林抗日文化运动、筹运军需物资和输送过往人员等工作。 当我着手创作《八路军桂林办事处》这幅油画时,心中满是对那段革命历史的敬畏与想要将其艺术化呈现的渴望。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南地区的重要枢纽,承载了太多关于坚守、奉献与团结的故事。我希望通过画笔,让观者触摸到历 [详细...]
    1. “南屏蕴玉——张铨花鸟绘画作品展”将在杭州开展
    2. 《南屏蕴玉——张铨花鸟绘画作品展》将于2025年9月20日19点30分在杭州净慈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与净慈美术馆联合主办,共展出张铨先生近年力作四十余幅。作品承宋元古意,融现代美学,笔精墨妙,生机盎然。展览于9月21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参观,持续至10月31日。 前言 有君子兮 温其如玉 去岁佳茂成都展,诸人往贺。饭毕上街,拍了一张尉老师、张老师、佳茂晃晃荡荡的背影发可同,回过来三个字——“街溜子”,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大承堂主人满脸的谐哂和嗔笑。 [详细...]
    1. “与时舒卷——徐惠泉艺术作品展”在江阴美术馆开幕
    2. 2025年9月10日,“与时舒卷——徐惠泉艺术作品展”于江阴美术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本次展览以老子《道德经》中“和光同尘,与时舒卷”为精神内核,集中呈现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徐惠泉188件作品,涵盖其多年来在墨彩语言、人物与风景写生等多方面的艺术探索与成就。 徐惠泉以其独具一格的“墨彩”艺术语言驰骋画坛,融色墨工写于一炉,折衷古今中外艺术精髓,形成淳和流畅、富有江南诗性的个人风格。展览全新策划《忆江南》《如梦令》《声声慢》《满庭芳》《在人间》五大板块,系统梳理其从古典题材至现实写生的创作脉络,引领观众深入其艺术世界的多重维度。 展览以“忆江南” [详细...]
    1. “想去的地方——范迪安风景油画展”将在新疆美术馆开展
    2. 展览简介: 在欢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举办“想去的地方——范迪安风景油画展”,展示范迪安先生描绘新疆和祖国各地山川胜景、反映新时代中国发展恢宏气象的油画作品70件(组),以期广大公众感受艺术中的新疆之美和祖国山河的时代风采,欣赏范迪安先生风景油画的精湛手笔。 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范迪安先生以坚定的文化理想、深厚的艺术学养和忘我的敬业精神投身美术管理和美术教育事业,在美术评论、展览策划、美术馆学和美术教育等领域业绩卓著,著述丰厚,为推动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范 [详细...]
    1. “烽火史诗——赵奇抗战题材绘画展”在合肥开幕
    2. 《战士》 200cm×190cm 1987年 本次展览展出赵奇抗战题材绘画作品近70幅,分为“山河铭记”与“时代回响”两大部分。“山河铭记”主要展出赵奇的经典连环画原作,艺术家以铮铮铁骨般的笔墨语言再现了抗战中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与故事。“时代回响”主要展出赵奇抗战主题的大尺幅中国画,艺术家用无声之诗勾勒出抗战中一个个无名英雄的情感与命运,令观者沉思,体现出一名知识分子型艺术家对历史的责任。 历史并非尘封的旧卷,而是激越澎湃的长河。伟大抗战精神,穿越历史烽烟,在当代仍然激荡回响。让我们在这次展览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详细...]
    1. “心象叠影——罗小珊&沈春妮双个展”在杭州开展
    2. 9月10日,“心象叠影——罗小珊&沈春妮双个展”开幕式在杭州市文化馆展览厅举行。本次展览由杭州市文化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主办,上城区美术家协会承办。 展览共展出作品50余幅,聚焦罗小珊、沈春妮两位中国美术学院同源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以工笔与写意的碰撞融合为核心,呈现中国画传统与当代创新的多元探索。 据悉,罗小珊与沈春妮均深耕中国画领域多年,艺术风格各有侧重却一脉相承。沈春妮以工笔见长,线条灵动严谨,色彩细腻且兼具现代质感,在精微勾勒中赋予作品鲜活生命力;罗小珊以写意为魂,笔墨洒脱真挚,于挥洒间精准 [详细...]
    1. “沸腾——纪念赵冷月诞辰110周年书法作品大展”在浙江举办
    2. 为更好地纪念和研究赵冷月的书法成就,值赵冷月诞辰110周年,9月9日,由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沸腾——纪念赵冷月诞辰110周年书法作品大展”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开幕。 本次展览挑选赵冷月47件(组)书法作品,涵盖了真行草隶篆各体,包罗了榜书、条幅、对联、手卷、册页等各种形制,也展出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赵冷月书风形成过程中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为八尺整张巨制,有的是十二条成组联屏,也有尺幅不等的对联、条幅和镜片。这些作品均完成于赵冷月条件有限的书斋之中,而如今展陈于宽敞明亮的现代展示空间,可以让观者更为完整地回望赵冷月筚路 [详细...]
    1. 艺术家于林汉——用绘画与世界交流
    2.   于林汉是毕业于德国不来梅艺术学院的艺术家,获得过奥特斯伯格艺术奖及国际基金会颁发的GOPEA奖等国际奖项。   跨国逐梦   于林汉于1990年在北京出生,自小将绘画作为唯一的业余活动,长时间的训练令他在各种业余爱好班里脱颖而出。   2009年,于林汉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大学期间,他的作品参与了诸多知名展览,如中国油画院在北京举办的“探索与挖掘”群展及OCAT美术馆在广东深圳举办的“自我世界”展览。   2014年,于林汉前往德国的不来梅艺术学院自由艺术系深造。德国教育方式与中国存在明显差异,课程注重与教授的交流和对创作理解的讨论。在一次线下参观美术馆的实践活动中,于林汉与教授针对一幅马奈早期古典主义的不知名画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促使他 [详细...]
    1. 鹿鸣呦呦——传统文化中的鹿
    2. 寿鹿图宋佚名作者供图    【谈文绎史】      在传统文化中,鹿是一种有神力的动物。神话传说中的鹿往往是神仙的坐骑。老子出函谷关时骑的是青牛,但在《列仙传》里,“老子乘白鹿入母胎”。李白一生寻仙问道,《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之名句。   南极仙翁的白鹿,不仅被绘制在寿画里,在文学中也大放异彩。《西游记》中的白鹿精就是寿星南极仙翁的坐骑,偷得寿星的蟠龙拐杖后下凡为妖。在《白蛇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47(s)   5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