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让更多文物史料“走向”公众
    2.   1985年建馆以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十分重视文物史料征集工作,迄今已征集10.6万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222件(套)。这些来源于世界各地的文物史料,共同构成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加害方、受害方和第三方的完整证据链,是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历史见证。   对热心人士捐赠的文物与史料,纪念馆一般会如何处理?据纪念馆相关人员介绍,纪念馆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规范保管。目前纪念馆的库房面积共3096平方米,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藏品的质地属性,将不同的藏品分类分区放置,并配备针对性保护装具。此外,库房和展柜采取必要的预防性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文物藏品因湿度、光照等环境变化造成的损害,确保藏品安全。   二是数字化保护。2020年,该馆自建藏品管理信 [详细...]
    1. “采药昆仑”石刻的考古学和文本研究
    2. 青海海西州野牛沟岩画中的马车图像。汤惠生摄/光明图片    【学术争鸣】    青海黄河源发现的石刻,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广泛关注。36个字的完整叙事告诉了我们一件任何史料都不曾记载过的历史事件,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文字及其含义的辨认与解释,对采药的用语与性质,昆仑的地理位置,秦代疆域、职官、交通、年代以及题铭的真假等问题的种种思考和争论。争论的焦点大致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遗址本体的真假问题,另一个是文本问题。其实也就是石刻遗址研究的两个方面: [详细...]
    1. “章华流芳——楚文化主题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举办
    2. “章华流芳——楚文化主题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日前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 “章华流芳——楚文化主题美术创作工程”是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策划实施的重点美术创作项目,聚焦楚文化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和重点景观,会集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美术院、湖北省国画院及多所艺术院校近百名专业艺术家,历时三年创作完成。 本次展览从逾百件作品中遴选出60件创作成果集中展示。艺术家们从楚辞的浪漫想象、青铜器的神秘纹饰、漆器的瑰丽色彩、丝绸的飘逸灵动,以及楚地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民俗风情等多元维度汲取灵感,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对楚文化进行了富有时代气息和个性色彩的视觉诠释,生动诠释了古老楚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体现了湖北美术家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艺术视野和执着的创新精神。 [详细...]
    1. 画吧,画出生命之美
    2. 赵丽宏绘    【边写边画】   明人张岱有妙语:“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一个人活着,除了自己谋生的职业,如果没有一点爱好,没有一点闲情逸致,那一定是无趣至极。   读书、听音乐、书画,是我一生的爱好。这三种爱好中,也许用在写字绘画上的时间最少,但留在记忆中的趣事却不少。   小时候,我喜欢画画。五岁时搬入新居,我曾用蜡笔在一堵白墙上涂鸦,把我所有见识过的想象到的都画到了墙上,用完了整整一盒蜡笔。我画水里的鱼,画河上的船,画地上的花草,画天上的云彩,画各种各样的动物,画在花园里玩耍 [详细...]
    1. “温暖地遇见——蔡玉水艺术作品展”在青岛开展
    2. 《刑场上的婚礼》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青岛西海岸美术馆(蔡玉水美术馆)以笔墨为媒,推出“温暖地遇见——蔡玉水艺术作品展”,向党的光辉历程致敬,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礼赞! 本次展览共计展出艺术精品100余幅(件),包含水墨、重彩、雕塑作品,以及《刑场上的婚礼》、《1937-南京大屠杀》、《五三惨案》、《国殇公祭》等重大历史红色题材作品。 主办单位: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馆、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馆(渭河路)、青岛市美协农民画艺委会 承办单位:民盟青岛市黄岛区工委文化艺 [详细...]
    1. 贾广健话《群英谱》:向平凡英雄献上深情的丹青礼赞
    2. 中国画《群英谱》之“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主创贾广健、徐展、武欣、杨可、周乐、张美中等。 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征程中,涌现出无数优秀共产党人。他们以高尚情操筑起一座座精神丰碑,激励着一代代人踔厉奋发。为平凡英雄画像、为火热时代立传,是美术工作者的责任担当。近期,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群英谱》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资助项目汇报展”,生动呈现了各条战线优秀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展现了美术工作者在主题性人物画创作方面的新探索,引发广泛关注。 《群英谱》的主角,是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4年前的今天,“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 [详细...]
    1. “徐青巍油画作品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展
    2. 7月1日,“徐青巍油画作品展”在山东美术馆三楼C1展厅正式启幕,展出艺术家近年创作的约30幅写实鸟类题材小幅油画。本次展览由山东美术馆、山东画院、青岛画院、青岛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将持续至7月26日。 徐青巍,男,汉族,1975年生,200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文学硕士学位,副教授,硕土研究生导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山东省油画学会主席团成员、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青岛美协主席团委员、油画艺委会主任,青岛画院专职画家。 [详细...]
    1. 数字时代景德镇瓷茶文化国际传播研究
    2. 景德镇,这座被誉为“瓷之源、茶之乡”的城市,其诞生与繁荣始终与“瓷、茶”的开发历程紧密相连。如今,瓷茶文化已深深融入景德镇的城市文化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基因与特质。数字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景德镇瓷茶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探索数字技术赋能景德镇瓷茶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路径,也成为展示、提升景德镇瓷茶文化魅力的重要课题。 发挥数字技术作用,推动文化表达创新升级。在世界文化多元存在、多样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正在重塑景德镇瓷茶文化的国际传播生态,不仅以智能化的手段革新传统内容生产模式,借助智能算法实现素材精准筛选与高效合成,还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把握海外受众文化偏好,大幅提升创作的效率与质量,将景德镇瓷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展现给世界,显著增强瓷茶文化国际传播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在此背景下,要 [详细...]
    1. 第十三届“艺汇丝路”阿拉伯知名艺术家访华采风作品展在泉州开幕
    2. 7月2日,第十三届“艺汇丝路”阿拉伯知名艺术家访华采风作品展在福建泉州开幕,46件(套)中阿艺术家创作的油画、中国画、水彩画等作品集中亮相。其中,一幅由20多名中阿艺术家携手绘就、长达10米的“海上丝绸之路”主题画卷尤为引人注目,生动展现了两国艺术家对丝路文化的共同理解与深厚情谊。 “艺汇丝路”文化交流品牌由原文化部于2009年创立,持续邀请阿拉伯艺术家来华交流创作。10余年来,已有180余位阿拉伯艺术家访华,与中国艺术家深入交流,并基于在华见闻创作了500余件绘画、雕塑、陶瓷作品,成为中阿人民友谊的鲜活见证。作为本届活动的重要环节,今年6月,8名阿拉伯艺术家和2名埃及旅游博主深入泉州采风写生、交流研讨,并创作了24件(套)参展作品。 本次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中国对外艺 [详细...]
    1. 崔振宽艺术展在京举办
    2.  城市组画之一——浦江东望(中国画) 崔振宽作   日前,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笔墨重辉——崔振宽艺术展”与观众见面。本次展览系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   崔振宽,1935年生于西安,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作品融合关陇大地的厚重与苍莽,在具象与抽象的裂隙中,在传统与现代的褶皱里,涌动着蓬勃的生命力。   此次展览是崔振宽继1994年、2002年、2015年后,在中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61(s)   5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