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2. 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京举行。论坛发布了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6个入选项目,分别为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浙江仙居县下汤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安徽淮南市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江西景德镇市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 其中,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是目前东北亚地区已发现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是近年来东北亚旧石器考古世界级的重要发现。下汤新石器时代遗址包含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好川文化四个阶段的文化遗存,贯穿新石器时代始终,是我国万年文化史的重要实证。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展现了5000年前黄土高原西部早期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化程度,填补了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黄河上游核心腹地关键时期的空白。周原遗址 [详细...]
    1. 中国女画家协会第三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举办
    2. 中国女画家协会第三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日前在京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主席团、监事会、常务理事会、理事会,宣布了新一届监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理事会名单。 徐涟当选中国女画家协会新一届会长。王晓琳当选常务副会长,安佳为协会副会长兼法定代表人,康蕾任副会长兼秘书长,杨红、张凌、王易霓、王德芳、李传真、王志英、申卉芪、马良芬、孙肖嘉、王一帆、徐红梅、田亚君、邓柯当选副会长,邱雷任监事长,许正任副监事长。孔紫获聘终身名誉会长。 会上,与会领导嘉宾为中国女画家协会顾问颁发聘书,为对协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颁奖,并为中国女画家协会画院揭牌。 [详细...]
    1. 漆墨相生的跨界艺术实验——观“漆缀集:题书漂漆作品展”
    2. 当书法和大漆这两种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同一张宣纸上连缀交织,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 “漆缀集:题书漂漆作品展”给出了令人惊艳的答案,展示了一种新的富有现代感的东方美学。 之所以展名为“漆缀集”,正如参展书法家之一欧键汶所说的,参展书法家正好七人,题写漂漆画,就取钱钟书诗集《七缀集》的谐音而成,希望书法和漂漆画这两种艺术形式互相缀补,能够焕发出新的意趣。 漆缀集展出的作品数量不算太多,但呈现的美是多样的。 这正是因为参展书法家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这 [详细...]
    1. 罗星塔主题书画展福州开展
    2. 20日,诗画“中国塔”——罗星塔主题书画展在福建福州开展。福州市罗星塔公园管理所供图 20日,诗画“中国塔”——罗星塔主题书画展在福建福州开展,展览汇聚了清代至今中外书画家、艺术家的书画作品,以笔墨传情、以丹青绘史,展现罗星塔及其所在地百年来的沧桑巨变,为宝塔留忆、为文化增辉。 罗星塔坐落于闽江之畔、罗星山巅,这座宝塔初建于宋代,明万历年间倾毁,明天启四年(1624年)重建,有着“中国塔”的美誉,自古以来便是航海者追寻的灯塔、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亦是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城市地标和文化坐标。 此次书画展汇聚了众 [详细...]
    1. 以书入画 继往开来——浅谈杜建民的书画艺术
    2. 望月 69×35cm 2024年 石涛曾言:“笔墨当随时代”。自西学东渐以来,如何推动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是摆在每一个画家面前的难题。纵观近现代中国画史,面对这一难题,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一派画家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他们将西方绘画的技法融入中国画中,以此来改良传统中国画;以林风眠为代表的另一派画家提出了“调和中西”的艺术理念,他们致力于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现代绘画相融合,创造出新时代的中国画。而与徐、林二人尝试通过“借用”或是“融合”的方式吸收西方绘画元素,以实现传统中国画的创新不同,以潘天寿为代表的画家们则认为,中国画应保持其独特的民族风格,主张 [详细...]
    1. “澄心味象——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明天将在济南开展
    2. 澄心味象—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主办单位:山东墨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教育出版社鲁教艺术馆 展览时间:2025年2月22日——2月28日 展览地点:山东教育出版社鲁教艺术馆(济南市市中区二环南路2066号领秀城4区1号) 开幕时间:2025年2月22日上午10点30 赞助支持: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策展人:张甜甜 [详细...]
    1. 匠心与践行——未君花鸟画线描写生艺术
    2. 未君线描写生 在正式阅读本书之前,我想给大家透露一个消息,之前出版的一本《从写生到创作—未君白描花卉》已全部售罄,许多读者还在希望再版。为了使本书更具有可读性、实用性、学术性、丰富性,于是在之前的基础上,我重新编撰文字,调整学习章节顺序,尤其在技法上重点做了编排,加入了许多配套图片和文字。我不敢说本书在市面上是一本有多么好的著作,但它对于初学者或者一些爱好线描写生的画家,都是一本可以值得依赖和靠谱的集技法与偏理论方面的专业图书。 在编撰本书之前,我已从事艺术创作30年了,曾在大学里教授中国画、以及讲授中国美术史课程,后来又在其他几个高校辅导 [详细...]
    1. 王瑞篆刻 | 劲藏于内,势张于外
    2. “劲藏于内,势张于外”,可以概括王瑞的篆刻风格。素以篆刻闻名的王瑞,其书法少有人提及,而他的书法尤以草书与草篆成就卓著。 王瑞早年随徐正濂先生入篆刻之门后,便更多地沉浸在甲骨、吉金、秦汉印、隋唐印及明清诸大家中,接受艺术汪洋的锤炼。期间,他接触了草书,便一发不可收拾。对他来说,“书从印入”的篆书作品固然也能传情达意,但缠绵而又磅礴的草书才是他潇洒坦荡却又不失细腻的内心写照。 他游云惊龙般的草书像极了明末清初时有“学海”之称的书法大家傅山。在晚明个性解放思潮冲击下,傅山成为了名噪士林的草书“高峰”。他的连绵大草既彰显其气节,又抒发其个人情感, [详细...]
    1. 左剑虹 |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自由游走的艺术行者
    2. 左剑虹国画作品《云起图》 在当代中国画领域,尤其是南派山水画家中,左剑虹以其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脱颖而出,堪称一位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自由游走的艺术行者。近年来,他在国画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影响国内外。2018年,被英国权威机构推举为“中国当代最高艺术水准的画家”应邀参加了大英博物馆学术交流展,被外国友人赞誉为“中国当代石涛”。 左剑虹艺术成就的背后,是几十年来不懈的艺术探索与沉淀。他自十几岁起,便师从当代山水画大家、漓江画派领军人物黄格胜,长期跟随老师走遍大江南北,深入自然写生创作。在此过程中,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绘画经验,还成 [详细...]
    1. 在看似极度写实的造型语言背后传达出“象外之意”
    2. 《远思》2000年作 200cmX138cm 私以为20世纪以降,在国画领域,人物画创作异军突起、成就卓著,涌现出数不清的名家、大家。从内容题材到技法形式再到意境格调,他们在追摹古人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幅度的突破。特别是论及当代名家,人物画领军者甚众。其中有一位大胆的创新者——南海岩,近30年来备受画坛关注,其重彩人物画大胆借用西方油画造型元素并巧妙地融入中国画创作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作品面貌。 初看南海岩的画作,心中恐生疑惑,这是中国画还是油画?关于20世纪中国画改造有过太多争论,其中传统负担较轻的人物画家,似乎走得最顺,也颇为成功。毕竟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68(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