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文物)局长会议召开
    2. 2月22日,2025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文物)局长会议在石家庄召开。大会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2024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团结奋进、改革创新、统筹联动,推动实施国家战略有力有效,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的突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面加强,“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实现了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纵深推进河北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的关键之年。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要进一步深入挖掘潜力,创新工作举措,推动全省文旅市场繁荣发展。要重点实施文旅规划政策体系优化行动以及服务国家战略提质增效行动、文旅业态场景焕新行动、全省文旅品牌引领行动、文旅市场服务管理提升行动等,推 [详细...]
    1. 为非遗传承注入更多年轻力量
    2.   提起非遗,人们容易将其跟“老”“旧”等字眼联系在一起。这不仅因为很多非遗历史悠久,恐怕还因为很多非遗传承人都上了年纪。202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后发现,实地检查和委托检查的省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年龄均在65岁以上,其中半数在70岁以上,传承人老龄化现象较为突出。   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定于2007年。这些年,他们为非遗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岁月催人老,如今他们中的很多人年事已高。另外,评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时,一些地方的文化部门,可能更多地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当作一种荣誉,将很多资历深、贡献大的长者评定为代表性传承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老龄化现象。   处于老年阶段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体 [详细...]
    1. “春风画语——2025中国名家书画精品展”将在京开幕
    2. 展览名称:春风画语——2025中国名家书画精品展 学术支持单位: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 展览题字:卢禹舜 学术主持:陈传席 艺术顾问:乔宜男、唐辉 策展人:张小玉 主办单位:藏珍(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中国水墨巨匠艺术研究院、北京扶平发展集团、北京东视圣轩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中昌鼎源北京拍卖有限公司、北京水墨巨匠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水墨巨匠国际拍卖有限 [详细...]
    1. 樊杰颖的不合时宜与时宜
    2. 虚相系列之二 20cm×30cm 丙烯、墨、卡纸 2024年 樊杰颖其人,一肚子的不合时宜,画作类人,亦然。 活在理想里的樊杰颖,天性一份狷介在绘画里凛凛张扬,恣肆而自律,桀骜而含蓄,坚持而沉默,画作是他心声的吐露、内心的表达、世界的感悟和人生的思考。他骨子里有一份睥睨天下、目 无 下尘的气势。但为人的素养就让他三缄其口。创作,一如他素常的缄默与沉静,但一旦打开话匣子,他又很健谈,于是内敛和孤傲在他的作品里矛盾着、和谐着。 不媚俗不从众,更不会讨好、迎合或妥协,所以,樊杰颖的作品有着自己的执拗和坚持,处处透着不合时宜。 [详细...]
    1. 邓旭笔下的“自在风景” | 既饱含深邃的美感,亦不失沉静的体悟
    2. 《带回廊的小楼》80x100cm 上世纪曾经流行过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潮,即创作以“为艺术”本身,为艺术而艺术思想的性质很有意思,因为它把工作的目的从几千年来的叙述进行颠覆,绘画形式作为一种表达手段变成了绘画行为、形式、要素、技巧特征等对视觉的单纯满足,它使作品首先不再是认识性的,而开启了感受作品之门。 中国美术界知道这一说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但真正理解并自觉实践这一思想的人却屈指可数,从认识画面到感受画面,其观念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今天也不能说我们真正重视到它的意义,它并没有在今天的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即是证明。作品先知先觉,自发如此 [详细...]
    1. 王海滨:将生活之美转化为艺术之美,点染劳动精神之光
    2. 第四届“中国美术奖”铜奖作品《精益求精》,作者王海滨 当美术创作聚光在广大劳动者身上时,时代和历史的画卷格外生动。 我深信,画家只有深入了解笔下人物、投入感情,创作才能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犹记得,在工棚,在矿区,在雪山下,劳动者们给我讲工地上的故事,讲放牧牛羊的窍门,讲自己的父母孩子、喜怒哀乐,我常为他们真挚朴实的情感、乐观向上的心态所感动。这些劳动者成为我画作中当仁不让的主角。我以他们为对象创作的中国画,连续4届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其中,《精益求精》的创作最令我难忘。 2015年、2024年,我曾两次赴冀中 [详细...]
    1. 生命的觉者——徐冬青
    2. 惟有温柔 34cm×34cm 2020年 70年代出生的冬青,是幸运儿,国门打开,见多识广,可以自由舒展自己的艺术天赋。她从学油画起步,转而在工笔水墨园地玩得风生水起。她那充满灵性的才气,在既工又写传统笔墨的运笔中,引入了具象、意象、抽象等表现手法,甚或观念艺术的理念,潇洒自如的笔墨舞动,让时间与空间交织的时空感,实现了超现实的虚幻的理想乐园,那气韵流畅空灵的画面,带着神秘的魅力引人入胜,她创造出了个性独特充满诗性品质的绘画语言。为现代新水墨贡献了别具一格的样式。 她的画,特别感性,特别女性化,似一 [详细...]
    1. 何光:有时“半写生”才是我的创作状态
    2. 烟火·烛光 2023 布面丙烯 160x200cm 以前画画是先有草图,再入正稿,近几年是先画起来,在画的过程中把握,如果画完了仍然不满意,后面再补草图,利用PS工具,推敲一番,最后借助照片,完成作品。因此我不排斥画照片,所以,我的创作有时候也可以视为“半写生”,整个过程有点像先上车再补票。顺手的时候,可能都不需要“补票”,当时就完成作品了,也就不存在非要制作一个草图。 其实这取决于模特与场景(环境、背景)的合作,模特在场景中出现,像一场偶遇,具有不确定性,每一次都不一样,像是考官给你出题,有好题,好得让你心中窃喜;有难题,从头到尾难倒你。 [详细...]
    1. “刘明亮意象油画艺术展”在济南开展
    2. 一流的画面不见“存心”,却又非(也不可能是)绝对的“无意”。平衡二者的是自然,自然而然,而这实际上是对画者当下的心境与涵养变相提出的要求。一切大于觉知的努力都将导致适得其反。至于技术,它的存在只有在画面露出破绽时才会被意识到,否则它就像水里的水花儿。 借此再延伸一步,当一个人的艺术风格趋于稳定后,日后任其如何蜕变也很难做到完全的自我颠覆。我们所看到的种种异样与心裁,不过是同一个物种不同的品种而已。即便灵敏而有良知的艺术家总能先于他人腻歪自己,不懈地为自己的陌生化呕心沥血。 毕竟,绘画不同于写作,也有异于书法。它既不能像前者那样,可将感受随时 [详细...]
    1. 《哪吒之魔童闹海》里的“文物彩蛋”
    2. 近日,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持续热映,不断刷新票房纪录。影片中,许多场景和形象或以真实文物为原型,或从中汲取灵感、加以借鉴,这些隐藏的“彩蛋”让人领略到蕴藏于中国文物的独特文化魅力。 博山炉与“七色宝莲”:外形内在皆有关联 作为《哪吒2》中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道具之一,七色宝莲是哪吒和敖丙“重塑肉身”的法宝,其形如山峦,与博山炉的造型高度相似。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是中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器具,多为青铜器和陶瓷器。除了外形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237(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