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透过光影与自然走进“印象·派对”
    2. 作为“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系列第五展,上海博物馆开年大展“印象·派对:POLA美术馆藏印象派艺术大展”于近日拉开大幕。日本POLA美术馆是亚洲收藏印象派绘画艺术的重地,此次展览是该美术馆首次大规模海外展览,也是上海博物馆首次全景式梳理印象派艺术的发展及对后世广泛影响的一次重要展览。 展览汇聚30余位艺术巨匠的近70件经典之作,涵盖从莫奈、雷诺阿、塞尚、凡·高、高更,到马蒂斯、毕加索等印象派及后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作品,特别呈现沃尔夫冈·提尔曼斯、杉本博司、草间弥生等当代艺术家的创作,犹如群星辉映,带领观众沉浸在一场盛大而热烈的艺术派对之中。以光影与自然为线索,展览 [详细...]
    1. 鳞蹙翠光——乙巳迎春浙江美术馆馆藏作品展
    2. 杏花春雨江南(国画) 86×36厘米 1947年 张书旂 为庆贺2025年乙巳新春佳节,浙江美术馆于1月26日至2月16日推出“鳞蹙翠光——乙巳迎春浙江美术馆馆藏作品展”。此次画展以“乙巳迎春”为主题,从浙江美术馆馆藏作品中遴选70余件典藏精品,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农民画等。 这些作品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绘画的韵味悠长,也有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艺术家以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以氤氲的笔墨和绚丽的色彩,将春天的景象、人物的情感以及生活的点滴细节融入画中,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力。无论是山水之间的云雾缭绕 [详细...]
    1. 归梦看池鱼
    2. 芙蓉小鱼(国画) 齐白石 对于齐白石,多数人首先会想到他笔下那栩栩如生、触须翻动的虾。然而,很少有人驻足于他画中的“小鱼”——那些看似平凡却灵动鲜活的水中生灵。它们是画家内心最深处的隐喻,映射着他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从湘江的溪流到北平的画室,小鱼总在“似与不似”之间游弋,透过画纸与观者对视,活泼而又静谧,似在诉说着时间与生命的点滴。 正如白石老人在题跋中写道:“归梦池鱼,鱼即我也。”寥寥数语,道尽他将自己融于自然、融于艺术的深切情感。那尾小鱼似乎游过湘江的碧波、游进他的画笔,再跃上宣纸,成为他生命最细腻的寄托。此次展览以“小鱼在乎”为名,既 [详细...]
    1. 赏非遗技艺 过文化春节
    2. “过年——春节主题展”现场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盛大隆重的传统节日,是辞旧迎新、祈福纳祥的庄重仪式。从腊八的温馨开启,经小年的预热,至除夕的团圆高潮,直至元宵节的灯火辉煌,犹如一出精彩绝伦的大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既表达了天人和谐、万物共生的美好愿景,又涵养友善尊重、温馨和睦的社会风气,更激发人们昂扬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春节,以其独有的方式,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追求,镌刻于新旧交替的特殊时刻,烙印于岁月流转的悠悠长河。春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民生活方 [详细...]
    1. 到美术馆,美美过大年
    2. 一轮明月中国美术馆第九届“送福贺新春”活动现场 中国美术馆供图 蛇年春节,全国各地美术馆精心筹备,推出诸多独具特色的展览、内容丰富的活动,将过年的仪式感和氛围感不断“拉满”。市民、游客纷至沓来,一起美美过大年。 纳福,享艺术温情 “送福”不仅是一种节日问候,更是文化的传递、艺术的祝福。 1月29日大年初一,中国美术馆第九届“送福贺新春”活动如约而至。作为新春期间的文化惠民传统,“送福贺新春”已成为中国美术馆每年辞旧迎新的温暖仪式。今年,中国美术馆特别推出乙巳蛇年“新春福袋 [详细...]
    1. 博物馆里有“吉”市
    2.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现场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近年来,博物馆里过大年已经成为许多人春节期间的选择。今年春节文博热继续升温,新春展览丰富多彩。据初步统计,2025年春节期间初一到初七,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264.87万人次,日均接待观众数较去年增长12.84%。 1月29日(正月初一),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划推出的“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人气爆棚。彩绘十二生肖陶俑、妇好鸮尊以及充满新春氛围感的桃花洞釉灯笼瓶都是吸引人们驻足拍照的明星文物,百花图卷与形态各异的玉蝴蝶装置性展示、交互式投影,营造出浓厚的节 [详细...]
    1. 艺彩缤纷迎新春
    2.    【好展推荐】    春节假期刚刚过去,浓浓的年味中,各地妙趣横生、丰富多彩的年节活动让人们度过了欢乐喜庆的时光。琳琅满目的艺术展览和非遗活动,则以另一种形式为观众奉上文化盛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美术馆、博物馆中过个“文化年”。本次,我们整理了近期的优秀展览内容,与大家一起奔赴一场展馆里的艺术之约。 多彩年节灵蛇迎春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传达着亲情、祝福等美好意义,2025年是我国“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第一 [详细...]
    1. 百福聚蛇年 光影话长安
    2.    【传统文化设计力量】   又是一年元宵节。赏花灯、吃汤圆、放烟花……除这些外,你还知道哪些流传至今的有趣习俗?在乙巳蛇年,元宵文化又能与生肖元素碰撞出怎样的色彩?来自西安美术学院的师生巧妙融合多种元素,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力求在现代语境下,向我们展现传统节日文化的迷人魅力。   长卷插画作品《长安花灯——蛇年》以皮影艺术的形式,精心打造一场重现唐代长安城灯会盛景的视觉盛宴,致力于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文化体验。   在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雁塔、钟楼等诸多陕西本地的标志性建筑,它们有着宏伟的外观与精致的细节,不 [详细...]
    1. 海螺灯具设计:光影抚清波
    2.    【享设计·悦生活】   在当代设计语境中,灯具已不再仅仅是照明工具,更是营造空间氛围、美化家居环境的重要装饰品。取材于自然的设计理念,拓宽了灯具设计艺术的边界。自然造物的精妙结构与现代设计美学相互融合,不仅赋予了灯具独特的美感,更让人们在现代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魅力。   由设计师范昱推出的“海螺灯具系列”,以天然海螺为主要设计元素。其最大的亮点在于灵活运用各类海螺的材质特性与结构特征,使其与木材及电路元件巧妙结合,为现代灯具设计提供了有益启示。   该系列作品的设计灵感来自设计师偶然获得的一只巨大岩螺。在 [详细...]
    1. 艺语箴言 | 棋迷(中国画)卢沉
    2. 棋迷(中国画)卢沉    【艺语箴言】    创作时,一方面要认真构思、精心设计,所谓“意匠惨淡经营中”,以便落笔时胸有成竹,这是成败的关键;另一方面,要随机应变,学会顺水推舟。因为,尽管想得很周密,画起来还可能出现意外效果。好的偶然效果能增加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这时就要灵活处理,尽量保留。——卢沉   作为新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画家,卢沉对于自己的艺术创作有着非常清晰的方向与方式。他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进行的“水墨构成”探索,反映出其创作的先锋性与国际视野。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13(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