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探寻浙东唐诗之路现象之谜
    2. 近年来,有关浙东唐诗之路的研究已十分深入,出版了大量相关的著作。据统计,唐代诗人在浙东唐诗之路上留下了16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文佳句,而直接吟咏剡溪的就有三百多首,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奇迹。而有趣的是,那些无法亲临剡县的诗人,他们也会以想象的方式“梦游”古剡溪,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最好的例证。“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这是何等的美妙,让人回味无穷。 那么,在唐代,是什么力量吸引了如此众多的诗人来当时的剡县?他们来做什么? 我认为,要解开唐代诗人纷至沓来的浙东唐诗之路之谜,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萧翼赚《兰亭》的故事和书法地位的确立,激发唐人探秘古剡县的热情。萧翼赚《兰亭》的故事讲的是,王羲之于永和九年(353年)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到唐代时经王羲之七世孙智 [详细...]
    1. 以人的建设提升画的品质
    2.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经过画家与观众的共同努力,终于以隆重盛大的开幕呈现在公众的面前,画家努力拿出好作品,观众期待好作品,所以才有了全国美展和一直在组织这一中国美术重要展览的中国美协。 从1949年第一届到今天的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已经走过了75年的不凡之路,这一历史不仅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的历史,展示了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人的审美面貌,还培养与造就了现当代中国美术许许多多的画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一步指出,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现代化文明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主体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全国美展正是通过对形形色色的人的表现,反映 [详细...]
    1. 雕塑的变与不变——雕塑系任教三十五年有感
    2. 1950年代初,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伊始,雕塑系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中苏友好的大环境下,苏联集严谨性造型训练与社会历史文化研究于一体的优势,恰切我们的创作需求。改革开放以来,美术界曾对所谓“苏派”的契斯恰科夫教学法进行过情绪大于理性的批判,但我认为苏联美术学院的基础教学强调本质,注重对于对象的理解、结构的严谨以及空间的认知,有其科学的一面。 1983年,我作为文化部雕塑考察组成员,对苏联众多城市雕塑及列宾美院教学进行了全面考察,这次考察重启了对苏联雕塑艺术与教学方法生成的审视。此后,随着又一批青年公派留苏学习和库巴索夫城雕高研班的举办,教学上进一步捋顺了习作与创作 [详细...]
    1. 百年回眸——三个大的历史过程清晰地摆在面前
    2. 学习人体艺术自然要吸收人本主义价值观,熟悉人体解剖、形体结构及其运动特征等一系列内容与形式,掌握基于人物形象描写的寓意象征语言。欧洲这样的集大成者有15世纪意大利的米开朗基罗和19世纪法国的罗丹,前者的《最后审判》和后者的《地狱之门》都是登峰造极之作。 人体艺术虽然在当时的欧洲已属古典,但在中国却是新的篇章,中国雕塑的近现代历程由此展开。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半个世纪,留学归来者建立学院研习传播人体艺术,同时也伴随对本土雕塑的考察研究。只是社会环境不遂人意,人体艺术往往被工具性地用于社会世俗生活和历史故事等实用性叙事,唯独在美术学院的教学中,仍将其作为艺术从业者的造型基础语言训练保留下来并流传至今。 人体艺术之表现力在于对自然对象追摹描写过程中有意无意的偏离。自然作为摹本与标准丧失后,替代的则是“媒介” [详细...]
    1. 机遇与实干——雕塑系学科建设的2005至2020年
    2. 中央美院美术馆展出的雕塑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迎来她学科发展的第90个年头,回望历程,不由心生感慨,百感交集……几辈人以自己的青春年华和丰硕的成果造就了中国学院雕塑教育第一大系。岁月留下的是耕耘的痕迹,更是这所学府历史文脉和学术精神的积淀…… 在我看来,中央美院雕塑学科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现代雕塑史。作为中央美院的传统学科、骨干院系,雕塑系在近百年的历程中,在一代代雕塑人辛勤耕耘下,在一次次新老教师队伍的交替中,中央美院雕塑学科形成结构合理、学脉清晰、体系缜密、作风严谨的架构和传统,形成培育雕塑艺术英才的教学高地,取得了诸如国家美术学科一流 [详细...]
    1. 阅读一部精华版中国现代雕塑史
    2. 主题雕塑《信仰》 不夸张地说,由“雕塑大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展回顾启蒙年代至今的雕塑历程,基本上就是在阅读一部精华版中国现代雕塑史。在几代人用作品写就的从接受启蒙到表白时代,从自我觉醒到学科自觉的“这一部”中国现代雕塑史中,可以看到: 一、作为现代文艺事业的雕塑和作为现代艺术家的雕塑家,相较于一百年前发生了天壤之别的巨大改变。一百年来,雕塑从做菩萨的活计营生,逐渐发展为为人民和为艺术相统一的文艺事业,从业者从被称为雕刻匠,逐渐被接受为雕塑家、艺术家。雕塑这一行和从事这一行的人在社会接受上的巨大改变,离不开近代以来一系列社会变革 [详细...]
    1.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的九十年
    2. 1934年,中央美术学院前身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设立雕塑科,雕塑专业正式确立。为回望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发展历程,“雕塑大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展览于10月22日至11月24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宣布展览开幕。中国美协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靳尚谊,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盛杨以视频形式致辞。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雕塑系主任张伟分别致欢迎词和答谢词。 开幕式上,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徐扬、院长林茂、 [详细...]
    1. 翁彦俊:瓷越千年,景德镇陶瓷与东西文明互鉴
    2.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专家观点】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景德镇市考察调研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景德镇瓷器之所以流传千年,成为中国的象征符号,既来自卓越超群的器物之美,更源于凝结其中的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世界。每一件瓷器都如同中国精神的“微缩景观”,传递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景德镇的地域文化既有江南水乡的细腻与柔美,又兼具赣北山区的粗犷与豪放。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制瓷资源和繁忙的昌江舟帆,为陶瓷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成 [详细...]
    1. 景德镇:千年窑火不熄,与瓷共融发展
    2.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地方做法】   景德镇,一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因瓷而生,因瓷而名,也因瓷而兴。2000多年的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留下了无数制瓷的传奇。千年不曾熄灭的窑火,如今淬炼出新的故事与生机。   陶阳里,是一处官窑陶瓷生产和文化信息的历史遗存,在“修旧如旧”的理念下,陶瓷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陶溪川,原是景德镇老瓷厂厂区,如今已“蝶变”为时尚的陶瓷艺术空间,成为工业遗存保护与活化的代表性成果……这些热门“打卡”地,正是景德镇守护历史遗存,实现古为今用的最直接表达。   在景德镇老城区,160处瓷业遗址、108条老里弄、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星罗棋布。近年来,景德镇制定了相关遗产保护 [详细...]
    1. 从美学到美育,超越四十年的理论回应 ——《美育书简》中译本出版四十周年座谈会侧记
    2. 《美育书简》 【德】席勒/著 徐恒醇/译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24年10月出版 从美学到美育,超越四十年的理论回应 ——《美育书简》中译本出版四十周年座谈会侧记   从书本封面上的一句“从‘美学热’到‘美育热’,超越四十年的理论回应”,到封底引用席勒的寄语“请您允许我在这一束书简中把我对于美与艺术进行探讨的成果奉献给您”,由徐恒醇翻译、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美育书简》中译本四十周年纪念版,带我们再次领略了“第一部美育的宣传书”的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49(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