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忆赤井清美先生
    2. 赤井清美 李白诗   我与赤井清美先生结识三十余载,缘起金石书画篆刻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共同挚爱艺术和中国文化,遂引以为知己师友。赤井清美先生的作品雅展,我也必躬必亲,均有幸全程策划推介,曾在杭州、北京、西安、福州、台北等地举办过展览以及相关的文化交流活动。这其中深藏着我们在绘画、篆刻等艺术方面的志同道合,更饱含着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这一情怀的戮力同心。   赤井清美先生作为日本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鉴赏家,曾任日本书道研究淡水会会长、椒园书道会主人。井清美先生雅好中国文艺,勤创作,富收藏,涉猎既广,所得亦多;于书法、篆刻、鉴赏均具有极高 [详细...]
    1. 沉淀与创变——潘天寿《梦游黄山图》赏析
    2. 潘天寿 梦游黄山图轴 247.2×46.7cm 1936年 潘天寿纪念馆藏 1928年,杭州,暮春时节的西子湖畔,烟雨潇潇,水天一色,时任大学院院长蔡元培提议创办的国立艺术院于此正式建立,年仅28岁的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成为首任校长。为充实学校的师资力量,贯彻兼容并包的办学准则,林风眠思虑再三,最终决定礼聘身处上海的潘天寿为中国画专任教授。潘天寿自浙江一师起便极为仰慕蔡元培,深受“美育救国”之鼓舞,此时面对来自林风眠的邀请,自是欣然应允,带着满腔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奔赴杭州。这所被蔡元培、林风眠等人寄予厚望的院校,犹如一声春雷炸响在中华大地,而对潘天寿个人来说,这 [详细...]
    1. 中西融合:一位美国学者眼中的刘万鸣艺术
    2. 2025年3月,美国密歇根大学名誉教授、北京大学首席客座教授马丁·约瑟夫·鲍尔斯访问中国国家画院。在访问期间,他参观了中国艺术家刘万鸣的工作室,并对刘万鸣的画作《墨趣图册》印象深刻,称赞其艺术成就堪称“中西融和”的完美诠释。“ 刘万鸣对中国传统与欧洲写实、自然主义传统的驾驭炉火纯青,并将二者融为一体,正如‘中西融合’一词所蕴含的深意。”鲍尔斯教授如是说。 刘万鸣的艺术创作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后作画”为哲学根基,将宋韵的精微与元意的灵动融于笔端。他专注于花鸟与自然题材,以中国传统技法为骨,以敏锐的观察力为魂,捕捉自然万物的神韵。无论是巨幅创作,还是精妙小品,其作品皆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笔墨间流淌着跨越时空的艺术共鸣。East-West fusion: An American schola [详细...]
    1. 塑砂铸魂——严逢林紫砂艺术作品展在宜兴陶瓷博物馆开幕
    2. 2025年3月28日下午,“塑砂铸魂——严逢林紫砂艺术作品展”在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盛大开幕。本次展览由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指导,宜兴陶瓷博物馆主办,江苏紫玉金砂茶艺有限公司、无锡市林德电缆有限公司承办,储敖生收藏艺术馆、江苏朗恩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上海中国陶瓷艺术家协会、无锡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协办,集中展示了当代雕塑艺术家严逢林一紫砂为媒介创作的20件套雕塑艺术品,是紫砂艺术与人物雕塑的深度融合,吸引了艺术界、收藏界、企业界及文化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开幕式现场 展览以“塑砂铸魂 [详细...]
    1. “第一届当代中青年篆刻艺术双年展”杭州巡展开幕
    2. 3月23日,由西泠印社与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西泠印社美术馆共同承办的第一届当代中青年篆刻艺术双年展杭州巡展开幕式在西泠印社美术馆举行。 自西泠印社与黑龙江省文联建立战略合作以来,双方共同在哈尔滨举办了首届黑龙江省篆刻艺术周、西泠印社社藏当代社员作品展等系列活动,以金石为媒持续深化南北艺术交流。 本次杭州巡展,作为去年9月哈尔滨首站的延续。展览聚焦于中青年篆刻创作者这一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积极发掘崭露头角的篆刻新秀,努力推动篆刻艺术的创新发展。展览汇聚了特邀及入展书法作品2件,篆刻印屏、原石各 [详细...]
    1. 沈鹏书法艺术发展专项基金首发
    2. 3月23日,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沈鹏书法艺术发展专项基金发放仪式暨“守正创新笔耕时代”青年书家创作座谈会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永军,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沈鹏先生之子沈千帆,中国书协顾问陈洪武,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秘书长牛彤,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潇羽、杨伟华,以及获资助青年书家等参加仪式和座谈。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主持仪式和座谈。与会人员观看了沈鹏先生的专题纪录片。张潇羽介绍沈鹏书法艺术专项基金相关情况,牛彤宣读首期资助名单。 徐永军谈到,沈鹏书法艺术发展专项基金的设立,将先生的艺术精神转化为对后辈的关爱和扶持,展现了“艺术为民、薪火相传”的宽广胸怀,诠释了热爱书法、心系书法的深厚情怀。这将鼓励中青年书家坚守艺术理想,潜心书法创作, [详细...]
    1. 书法当是形神兼备
    2. 书法之肇始,更为形质,以备实用。而中国先民的天然淳朴之精神及其求美心理,确是潜移默化于书法形态之中。汉末魏晋时期,人、文觉醒,书法自觉取向对于人的主体精神的表达。于是,任情恣性,沉密神采,游艺于阴阳形势之间。由此而及,碑之质朴,帖之流美,虽是几经沉浮,但得形神相济,果能生出万千变化,成就千古范式。时至今天,尤其所见浩博。或是清代以来之偏好演进与时代变迁,当代书法发展颇有崇技尚式风气大行之势。而观当代书坛,其间总是可以得见“卓然”于形亦难免伤其神者。 形神观在中国人的思辨观念中属于发生较早的命题。其基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而展开,成为古代艺术理论包括书论中的基本美学范畴之一。古人论及书法的形神问题,因其亲历书法与生活实践,悟得于心,有感而发,往往颇为真切。 其一,明确了形神的地位关系。古人认为,“形须神 [详细...]
    1. 破局·冲浪:当代中国画的出海之路
    2. 在全球文化交流的壮阔蓝图中,文化艺术的交互碰撞成为时代发展的鲜明注脚。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的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灵感中国InspirationChina——当代中国画艺术国际巡展”,无疑是一场意义非凡、影响深远的艺术盛事。此次巡展于新加坡、泰国、韩国依次精彩呈现,以“中国特色、全球视野、见证当代、书写历史”的独特视角,精心遴选并展示了66位中国画家的100余幅艺术佳作。这些作品风格各异、题材广泛,涵盖了山水、人物、花鸟等传统中国画题材,同时又融入了当代艺术的创新元素,成功吸引了三国上万名观众慕名而来。这不仅是一次艺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当代中国画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强有力发声,堪称近十年当代中国画“美术外宣”领域规模最大、场次最多、质量最高的系列性展览,在国际艺术交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顾历史, [详细...]
    1. 美猫如花·百姿百态——李宏伟绘画展
    2. 李宏伟 花影契约 油画 3月25日,伴随宁波市原副市长、政协原副主席张明华宣布画展开幕,由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宁波丝路东亚文化交流中心、宁波市文化馆共同主办的“美猫如花·百姿百态——李宏伟绘画艺术展”在宁波市文化馆117艺术中心拉开帷幕。 “猫”主题的绘画自古以来常常被文人雅士所描摹勾勒,而李宏伟独具匠心,运用前沿的感性学研究方式,融合现当代绘画流派技法,演绎色彩与形态的“协奏曲”。展出的近70幅精选油画力作,既饱含着中国花鸟画的诗意栖居,又激荡着印象派的光影韵律;既沉淀着日本艺术的侘寂之美,又奔涌着当代艺术的创新精神——那些与灵猫相 [详细...]
    1. 自然造物——倪柏钦印纹陶作品展
    2. 倪柏钦印纹陶花器 近日,杭州萧山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特别策划举办了“自然造物——倪柏钦印纹陶作品展”,本次展览共展出印纹硬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倪柏钦作品142件,含香器、茶器、花器、文房用品等,展品聚焦倪柏钦近年创作的印纹陶精品,通过“越技传心”、“陈窑新火”、“抟泥成韵”三大主题单元,呈现传统印纹陶技艺与现代艺术语言的交融共生,为观众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陶艺美学对话。 3月22日,“濯古来新——印纹陶传承与利用的探索”研讨会在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举办,来自浙江省内外陶瓷研究、工艺美术、非遗等领域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以及文化爱好者与会,展开了一场关于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15(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