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直面形象—忻东旺的绘画与教学
    2. 世面(油画、素描) 180×130厘米 2010年 忻东旺 忻东旺不仅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群体中的优秀代表,更是当代中国画坛享有盛誉的艺术家。在画坛,他被人誉为“现实主义画家领军人物”。他的艺术作品深刻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探索,而他的教学风格则以言传身教著称,为诸多学子开辟了崭新的艺术道路,展现了他对艺术教育的热忱与奉献。 近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的“直面形象——忻东旺绘画教学研究展”展出忻东旺生前创作的38幅油画、27幅素描以及18页手稿等珍贵作品,这些作品大多以课堂示范和教 [详细...]
    1. 我行我道——张迪平的花鸟新语
    2. 阳光(国画) 68×68厘米 2010年 张迪平 今年是张迪平进入上海中国画院担任画师59周年。说到张迪平与画院的因缘,可以推至1960年。那一年上海中国画院正式成立,为培养青年美术人才,时任画院业务室主任的程十发先生上门征求张迪平的意愿,此时张迪平收到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经再三考虑,她最终选择了进校学习。1965年,张迪平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毕业,画院欣然接纳了她,此后她再也没有离开过上海中国画院。 近日,上海中国画院2024年全新推出的海上名家研究系列之“我的路——张迪平艺术回顾展”在程十发美术馆举 [详细...]
    1. 林岗: 探索艺术的真诚表达
    2. 静静的黄河(油画) 32.8×47.5厘米 1963年 林岗 林岗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油画家,他的人生、艺术发展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难得的是,他能不断把握时代脉搏,抒写内心感悟,一直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不断取得新成就,他的艺术创作历程可以说是新中国美术史的一个缩影。散文《青春》中如此说:“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光,它是一种精神状态,不在于红颜、朱唇和轻快的腿脚,而在于它的意志力、创造力和充沛的精力,它是使人生充满活力的泉源。”林岗的人生正是实践着这种具有青春精神状态的人生。 林岗,1924年出生于山东宁津,早年参 [详细...]
    1. 新学期,新视界:美术新教材“新”在哪儿?
    2. 2022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迎来了一场深刻的教学改革。今年9月,根据“新课标”修订的美术教材在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启用,三年内覆盖所有年级。这一系列教材的更新,不仅是对过往成功经验的传承,更是对新版课程标准的积极响应与深刻实践,赋予了美术教材新的生命力。 强化以美育人,彰显价值引领 美术,作为一门技术性与艺术性并重的学科,不仅在学校美育工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更承担着引领学生价值观、塑造健康人生观的重任。调整后的美术教 [详细...]
    1. 探索高校美育协同创新发展
    2. 进入新时代,我国高校美育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学校美育不仅是“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更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情怀,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逐渐成长为具有丰富内涵、通晓文化艺术、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现代公民。因此,国家对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高等教育中的美育工作已然成为全社会美育培养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因此,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美育工作,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国高校美育工作取得可喜的进展,育人导向更加凸显,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课程建设稳步推进,改革创新之路更加贴合时代需要。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国家对美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也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详细...]
    1. 直面人生 为民写真
    2.    【艺火传薪·纪念蒋兆和诞辰120周年】   20世纪初期,在救亡图存的浪潮里,蒋兆和(1904-1986)是一位代表性的艺术家,他精于人物画,承前启后地开创了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新纪元。在蒋兆和诞辰120周年之际,梳理和重温这位20世纪著名艺术家的生命历程和艺术探索,对于当今的艺术创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缅怀过去,更是为了启迪未来。 艰苦岁月中的艺术启蒙   1904年,蒋兆和出生于四川泸州一个没落的书香世家,少年时期,蒋兆和从父修习古诗文和书法,接受了传统中国画启蒙,并受到蜀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熏陶, [详细...]
    1. 找到当代艺术与观众的连接点
    2.   如今,参观美术馆、欣赏艺术作品成为许多人的休闲选择。然而,在诸类艺术中,当代艺术因其多样性和复杂性,往往难以被观众广泛理解。这种艺术形式不拘泥于传统的绘画和雕塑,而是涵盖了装置、表演、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从而打破了传统艺术的界限,使得艺术作品的形式变得多样化,难以用单一的标准来评判。在这种情况下,“高深莫测”“不知所云”往往成为一些观众面对艺术品时的直观感受。   那么,为什么当代艺术很难看懂?这要从当代艺术创作的起源和逻辑来探寻。   从20世纪中叶开始,艺术家们开始打破传统艺术的界限,通过各种媒介和技术来表达对社会和文化的关注。其中一些重要的艺术流派和代表性艺术家,对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比如,波普艺术是当代艺术中极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艺术家们利用大众文化的图像和符号,挑战传统艺术 [详细...]
    1. “玉”见长江文明
    2.    【策展者说】    近日,《玉出大江——长江流域史前玉器特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办。展览展出了来自长江干流沿线20家文博机构的305件(组)藏品,基本涵盖了长江流域历年来出土代表性的史前玉器,其中不乏近些年的重要考古发现。展览力图通过玉器视角勾勒长江流域史前文明化进程,发掘长江史前玉文化的丰富内涵。 “玉”见史前社会   玉文化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玉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我国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重要佐证,也是中华文明有别于其他古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般而言,中国的 [详细...]
    1. 大地艺术,点亮秀美乡村
    2.   近年来,各大艺术院校及相关艺术机构陆续组织专家学者走进乡村、深入田野,聚焦乡村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生活环境的设计改造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等课题,开展了一系列艺术实践活动,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地艺术”作为一种有着独特创作方式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成为艺术乡建实践中的重要探索方向。20世纪60年代,由于现代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人们开始积极地思考如何保护自然资源。一批艺术家主张返回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他们走出画廊和美术馆空间,在自然环境中就地取材进行艺术创作与作品展示,大地艺术应运而生。   大地艺术之所以能在 [详细...]
    1. 艺沁刀锋 戏润皮影——华州皮影的手艺之美
    2.    【艺匠中国·华州皮影】    史学大家顾颉刚在《中国影戏史略及其现状》中曾言:“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至隋唐当皆以其最盛。”陕西皮影又分为东、西两路,其中,东路皮影主要分布于渭南的华州区(原华县)、大荔县一带。华县皮影戏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精湛的雕刻技艺、独特的造型语言、巧妙的呈现方式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享受,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推皮运刀雕刻善恶忠奸   “推皮运刀”亦称“推皮走刀”,是华州皮影最具代表性和最基本的雕刻手法。皮影原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22(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