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大英博物馆获得重要中国瓷器捐赠
    2. 大维德花瓶,1351. 图片: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伦敦大英博物馆11月13日宣布,大维德基金会(Sir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将其收藏约1700件中国陶瓷藏品全数赠予该馆,总价值约10亿英镑。此次捐赠是英国的博物馆有史以来收到的价值最高的一次捐赠,大英博物馆中国陶瓷藏品因此增至一万件。 珀西瓦尔爵士是沙逊家族(Sassoon)的继承人,1892年出生于现在的孟买,1913年移居英国,成为中国陶瓷的著名收藏家。在一次北京之旅中,他发现许多皇家藏品都保存在盒子里,于是出资 [详细...]
    1. “水色之彩”呈现高校水彩画崭新面貌
    2. 王彦发 《花卉》 “作品贴近生活、与时代同步,既有写实的造型,也有写意的笔调,还有艺术家个人体验的新语境,所以这是一场质量非常高的展览!”10月30日,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在郑州美术学院参加2024“策展在中国”研讨会之际,专程参观了“水色之彩”——高校水彩创作河南省巡展,对展览给予高度评价。 连日来,由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河南省学校艺术教育协会主办,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河南日报社书画院、大河美术报社、苏州冰心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承办,郑州美术学院等高校和河南旭枫 [详细...]
    1. 山水画中的时间观念与历史意识探讨
    2.   【摘要】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追求著称,更蕴含了深厚的哲学、文化和历史内涵。其中,时间观念与历史意识是探讨山水画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维度。本文深入探讨山水画中的时间观念与历史意识,旨在揭示其背后的文化逻辑和历史脉络,进而理解山水画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山水画;时间观念;历史意识;文化逻辑;历史脉络   引言   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沉淀与哲学思考。在其发展历程中,时间观念与历史意识交织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时间,在山水画中不仅是季节更迭、昼夜交替,更是历史长河在画面中的静静流淌。而历史意识,则蕴含在画中古迹、人物以及文化符号中,展现出画家对过往的追忆与敬仰。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 [详细...]
    1. 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合与创新
    2.   【摘要】随着大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艺术品的追求不局限于外观,更看重其具备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在此背景下,促进传统工艺和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创新,对传承传统工艺、创新现代艺术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设计融合的必然性的基础上,阐述了传统工艺和现代艺术设计融合创新的基本原则与发展策略,分析了传统工艺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传统工艺;现代艺术设计   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设计融合创新的必然性   首先,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是一种互补关系。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艺术设计则是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两者在创作理念、价值取向方面存在共通之处,为二者的融合创新创造了条件和基础。传统工艺美术看 [详细...]
    1. 从图像学角度分析《骷髅幻戏图》
    2.   [宋]李嵩 《骷髅幻戏图》 27cm×26.3cm 故宫博物院藏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图像学对我国艺术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Panofsky,1892—1968)将图像学分为前图像志阶段、图像志阶段和图像学阶段。图像学解读作品时,从自然主义分析画面元素形式到各个元素的系统联系,再到更深层次的意义,为艺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本文以李嵩的作品《骷髅幻戏图》为研究对象,运用潘诺夫斯基相关图像学理论对其元素构成进行深层次的解读,进一步探索画面背后的内涵。   【关键词】李嵩;《骷髅幻戏图》;图像学 [详细...]
    1. 重现“大地魔术师”之魔法
    2.   “大地魔术师”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展览。对于世界各地的广大观众而言,“大地魔术师”是一场传奇性的演出,然而很多人在讨论它时并未看过1989年参观总人数不到30万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和法国拉维莱特艺术中心。“大地魔术师”展览由马尔丹(Jean-HubertMartin)、吕克(AlineLuque)、弗朗西斯(MarkFrancis)、马格宁(AndréMagnin)等人组成的国际策展团队以及多位来自不同地区的当地顾问共同策划。这项由欧洲重要艺术机构蓬皮杜艺术中心和法国拉维莱特艺术中心共同承办组织的国际当代艺术大展邀请了101名艺术家,其中半数来自西方,更重要的是另一半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他们史无前例地并肩在同一个平台上展示,又因所有参展艺术家都尚在人世,可谓是一场真正的当代艺术展,甚至是一场艺术革命,代表了艺术圈在意识形态上的一个重要 [详细...]
    1. 新中国河南美术的第一次高光时刻
    2. 2023年11月,第十届“中原美术”论坛于郑州大学美术学院举行。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以“再造中原美术的高光时刻——中原美学与中原美术”为题作了报告。他明确提出“中原美学”的核心概念为“美在道情”,即“道静为真,道动为善,道情为美”,并指出应以诗性的思维来感悟道之所在。通过列举谢瑞阶、李伯安等在中国画坛上构筑力量的中原画家,他提出,当下河南美术界应从自在时刻走向自觉时刻,构建有力量的新文明。 不禁令人想起1965年的第四届全国美展。那是新中国河南美术的第一次高光时刻。 1965年举办的第四届全国美展,是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 [详细...]
    1. 潮起自贸港 海风拂中原 海南画派优秀美术作品亮相郑州
    2. 曾祥熙 《曙光普照万泉河》 中国画 “豫琼千里睦,海河一家亲”。11月14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潮起自贸港——海南画派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郑州)”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开幕。 展览由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海南省美术家协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共展出150余幅美术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多彩画卷和精神风貌,也展示了海南画派的创作力量以及近年来海南美术创作的新成果。 2023年8月,“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巡展在海南展出。来自河南的150幅作品,在当地掀起了一阵观展热 [详细...]
    1. “霜叶如花——王伟平花鸟画展”将开展
    2. 深秋的北京,层林尽染,缤纷繁华。此次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展出当代花鸟画家王伟平近年创作的部分精品,以“霜叶如花”为主题,既顺应时令,又呈现画家艺路心境,意蕴深长。 王伟平的花鸟画以吴门画派为根基,溯流问源,直追宋元,其中,对青藤、白阳、石涛尤为专注。王伟平“师古”既重法,更重理,在倾心追摹点画笔墨的同时,悉心体察画理脉络,体悟对“六法”“以书入画”“观物之生”等认知,营造文化积累,从而不断坚定守正的心志。他主编出版《梅》《兰》《竹》《菊》,梳理传统花鸟画的基本元素,追寻中国画的本质属性。他坚定中国画“诗书画印”综合传承,不以画而画,而是坚守“六分读书,三分写 [详细...]
    1. 日出东方——《新中国诞生》唐勇力主题美术创作文献展
    2. 前 言 七五春秋,山河滚烫。九州四海,共贺祖国华诞。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声庄严的宣告,如同春雷般震撼了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这一伟大时刻,被无数艺术家以笔墨丹青定格为永恒,而唐勇力先生的巨作《新中国诞生》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幅画作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深邃的历史情怀和精湛的绘画技艺,生动再现了开国大典的辉煌瞬间,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唐勇力先生在选择这一创作主题时,展现了他对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的深刻理解和敏锐洞察。他没有简单地复制历史的场景,而是独辟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14(s)   0 queries cached